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后,心理学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寻找内心世界的安宁成了众人对生活最大的期许,文学的发展也开始从“上帝视角”的描述性故事,转向支离破碎的意识流描写,并以此来反映当代人游离荒芜的心理状态。女性作为文学作品中的弱势群体,她们多为小说中男性的陪衬,很多作家们也忽略了女性群体的内心描摹。当代英国女作家萨拉·沃特斯的“新维多利亚”三部曲则通过描写独特的人物群体,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发声,展现了女性在追求自我觉醒和自我解放时内心的煎熬与变化,更是为现代女性的内心成长提供了指导。荣格原型批评理论是荣格在探索心理学取得一定成就后,将其与文学相关联,得到的理论成果。荣格认为,人的心灵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位于无意识区的深层,是千万年来人类共同形成的精神气质,是代代相传的原始痕迹留在人类内心的印记。同时,荣格认为文学作品中,也反映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他用“原型”来概述这些共有的意象,其中最重要的原型就包括:“人格面具”、“阿尼姆斯”、“阴影”和“自性”。本文将以这四个原型为理论基础,探索小说《灵契》中女性形象的内心世界,分析其个人不同故事结果的成因,展现主人公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和最终不可避免的精神世界的崩塌。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主要是对作者萨拉·沃特斯和小说《灵契》的介绍;其次是对荣格原型批评理论的介绍和对诸多原型的论述;再次是从理论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最后总结本文的论点,得出结论。小说《灵契》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压抑与内心世界的挣扎,同时也反映出了她们精神觉醒的心路历程,她们敢为时代先的勇气激励着当代人摆脱精神桎梏的努力,也为缓解当代人的精神危机提供了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