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用人制度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制度,它关系到高校人力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在高校改革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当前高校改革的热点和难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用人制度改革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1999以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拉开了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各高校加大了用人制度改革的力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用人制度改革上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实行了以全员合同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国家政府机关建立和推行了公务员制度。高校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型用人制度。本文综合运用了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本文首先阐释了高校用人制度的内涵,分析了高校传统用人制度的特征、存在的弊端及改革的时代背景,建立新型用人制度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政策依据,进而提出了建立以人员聘用制为基础的高校新型用人制度,并剖析了新型用人制度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当前高校用人制度改革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阻碍高校用人制度改革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立高校新型用人制度的若干对策。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宏观的角度剖析了阻碍我国高校用人制度改革的四大原因,即观念滞后,制度羁绊,机制缺失和环境影响;从理论、现实和政策的角度论证了构建我国高校新型用人制度的依据;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讨了在高校建立新型用人制度的对策,即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优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