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结构粘结连接节点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a180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结连接作为一种重要的连接方式,在航天产业、土木工程结构加固、修复等方面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直接将粘结用于钢结构的连接的研究之前却鲜有人涉及。随着以大量聚合物材料为基础的各种粘结剂的问世,特别是以环氧树脂为基础的高性能粘结剂的投入使用,使得这种连接方式成为了可能。论文通过试验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粘结连接在钢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论文对现有粘结层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成果进行总结,并详尽地介绍了本文有限元模型采用的粘结层力学模型。其次以门式刚架梁柱连接中柱翼缘的粘结加强为出发点,对粘结连接这种新的连接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比较柱翼缘外粘钢板加强节点与传统的柱翼缘局部加厚节点的优缺点,并调整有限元分析模型参数的选择,进行了两组6个试件的试验研究。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对柱翼缘外粘钢板加强节点和柱翼缘局部加厚节点进行了详细的弹塑性计算,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并提出了粘钢加强节点的粘结层极限荷载的计算公式与节点的构造要求。接着对Z型檩条搭接节点采用粘结连接这种新型连接方式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试验研究Z型钢檩条搭接连接采用粘结连接与传统连接方式的受载特性,重点考察檩条搭接段的抗弯刚度与极限承载力。鉴于试验中不可避免存在各种初始缺陷及试验误差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试件进行数值模拟。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基准有限元模型,并将有限元模型推广到双跨Z型檩条,以研究搭接连接对檩条整体结构受载性能的影响。最后根据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冷弯斜卷边Z型檩条粘结连接节点的一些设计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搭接粘结连接方式受力性能优于传统螺栓连接方式,能实现檩条的连续效果。
其他文献
碳纤维片材和玄武岩纤维片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是两种高效、经济和施工简便的加固材料。目前这两种纤维片材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
在我国西部黄土分布广泛,工程性质较差,尤其是黄土的湿陷性比较严重,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以满足工程要求。本文以西宁曹家堡机场二期工程的湿陷性黄
目前,水平荷载作用下基桩的受力研究主要集中于桩顶受力的情况,而对于桩身水平受荷的研究少之甚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桩身承受水平荷载作用时钢筋混凝土基桩的受力性能和
随着强震观测技术不断的发展,以及强震台网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强震记录的不断积累,特别是大量近断层强震记录的获得,人们开始观察到近场地震动完全不同于远场地震动的特点,
大量震害表明,竖向地震动和摇摆地震动都会导致高柔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物高度越来越高,抗侧刚度越来越小,竖向地震动和摇摆地震动对结构的影响也会越大
膜结构作为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的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之一,其显著的特点是结构质量轻、柔性大、阻尼小,属于风敏感性结构。由于膜结构的体型复杂,国内外一般都通过风洞试验的
在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普遍存在柱的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于梁的现象,常规的施工方法是节点部位用柱混凝土来浇筑,给施工带来不便,甚至影响工程质量。如果节点部位用梁混凝
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节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一旦破坏将导致整体结构的倒塌。目前有关的加固研究多以直接加固节点核心区的平面框架节点为研究对象,其成果难以应用于工程实
本文主要研究了现代竹结构的材料——胶合竹材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现代竹结构的主要连接形式——螺栓节点连接的力学性能。首先,文章对胶合竹材抗压性能进行了试验,得出了几组
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中受拉主筋包裹塑料薄膜或涂刷界面粘结材料等措施,以此来分析钢筋混凝土梁中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对裂纹发展规律的影响,为钢筋混凝土梁裂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