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磷酸钙表面处理种植体引导骨再生的体外及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及临床回顾研究观察生物陶瓷材料双相磷酸钙(BCP)喷砂表面处理种植体对骨整合的影响其对骨缺损的引导再生作用。  方法:选用BCP喷砂表面处理种植体(Axiom,法国),SLA表面处理种植体(Straumann,瑞士)及光滑表面种植体(CDIC,中国)系统,分别于三种种植体表面培养鼠成骨细胞MC3T3-E1,2天后经戊二醛固定,梯度酒精脱水,六甲基二硅胺烷干燥后,扫描电镜观察黏附成骨细胞形态及密度;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进行BCP表面处理植体种植治疗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治疗的临床病例103例共202颗植体进行回访,检查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曲面断层片观察种植体骨结合情况,依照Albrektsson.等的口腔种植评价标准评价其成功率。  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成骨细胞附着于BCP表面,生长状况良好,相比机械处理表面,BCP处理表面具有引导成骨细胞附着的作用,而细胞密度与SLA处理表面相比差异不明显。临床回访调查结果显示进行BCP表面处理种植体治疗2~8年的临床病例其种植体存活率达到100%,成功率达到96.5%(195/202)。  结论:BCP喷砂表面处理种植体具有良好的骨整合能力。将这类植体与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共同应用,对长期缺牙或外伤等原因造成的骨组织缺损,能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该研究是通过测试自行研制的全瓷粘接剂与不同处理方式的牙本质及渗透陶瓷间的粘接强度,得出以下结论:1、20﹪磷酸溶液是与全瓷粘接剂匹配效果较佳的牙本质处理剂,经20﹪磷酸溶液
通过对血管瘤不同时期的组织病理观察,研究了血管瘤增殖与消退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在各个时期中测定了血管密度和肥大细胞计数,探讨了血管瘤的增殖能力与血管密度的关系,和肥
目的:该文旨在研究正常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中iNOS的定位与表达情况,同时通过检测正常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和恶性多形性腺瘤组织的CD表达来判断血管生成情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患者在月经期与排卵期加力对正畸牙移动影响,观测两组加力后疼痛程度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以了解女性患者在月经期与排卵期正畸加力后牙齿的移动特征、疼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