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户分离现象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u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户分离”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表现为人口的实际居住地与户籍登记地空间分布的错位。以往学者对于人户分离现象的研究多侧重于人户分离对社会、经济和管理上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对于人户分离人口本身人口特征和空间特征的探讨则相对较少,研究的对象也多为“乡城人户分离”,“城市人户分离”的研究较少。本文尝试通过实证研究弥补以上这些方面的不足。 本人于2005年9月28日参与了《浦东人口变动追踪调查》课题的抽样问卷调查活动,获得了较为全面的抽样人口信息,样本也有着较好的代表性。本次抽样调查的抽样比是千分之一,样本框为2000年人口普查时的调查小区,以陆家嘴为中心点,按照小区几何中心离陆家嘴的距离,把7000多个小区由近及远分成八个等规模的样本群,每个样本群中随机抽取一个调查小区,获得八个调查小区。调查的对象为调查时点在调查区域居住的人。调查内容不仅包括常规普查内容,如家庭、住房、性别、年龄等,还包括工作地点、通勤方式、人户分离的原因等,为人户分离人口的特征和原因的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本文在此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人户分离人口数据以及非人户分离人口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运用空间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人户分离人口的居住状况、空间特征和人口学特征进行总体把握,对人户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实证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 经过分析发现城市人户分离人口以跨区县的人户分离类型为主,距城市中心区的区域,跨区县的人户分离人口所占的比例越高。人户分离的户口登记地与就学地和工作地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有临近现常住地分布的规律。 人户分离人口的选择性较强,自身的迁移势能较大,因此人户分离家庭的居住条件要好于非人户分离人口家庭,年龄结构轻于非人户分离人口,性别比高于非人户分离人口。人户分离人口的学历较高,从事的职业多属于较高层次的服务和管理行业。超时工作的现象较少。人户分离人口的工作地点相对较远,通勤时间相对较长,也更倾向于将公共交通作为通勤方式。 因为投机心理而发生的人户分离比例较小,现代城市居民中发生的人户分离现象更多地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户口观念的日趋淡薄所引起的。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并一直保持着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速度,达到了每10年翻一番的增长态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活动日益
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对海洋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人类的重视,同时海洋也是一个复杂多变、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时变系统。我国领海面积巨大,对海洋的探索与研究已经被提升到国家发展的
本文来源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持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黄河下游洪水灾害风险及治理途径研究》,作者于2004年6月—2005年4月参加该项目研究,在项目负责老师
城市化质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重要见证,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城市化质量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生活
无级比例尺空间信息综合,即以一个大比例尺数据库为基本数据源,在一定区域内空间对象的信息量随比例尺变化自动增减,使得空间信息量与比例尺自适应的一种信息处理技术。 目前
"城中村"是指由于城市的迅速扩展而包裹在城市地域中的农村居民点.该文在回顾总结国内外关于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的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理论方法,通过分析城中村改造中
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现状,主要是由于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引起的。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喀斯特地区独特的水文运动规律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其水资源短缺问题有别于非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作为网络世界支撑点的网站,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旅游业是一个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行业,信息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