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中,“互联网+”激发传统行业的变革和升级,经济呈现出新形态和新业态。目前,大部分学校采用的传统教育模式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阻碍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互联网++”对教育发生催化作用时,必将促使教育升级换代,突破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询和整理,以此为基础总结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提出基于互联网初中科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论文通过行动研究来检验基于互联网初中科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以此来优化教学模式的框架,使教学模式实施中做到有的放矢,优化的教学模式框架如下:成立合作小组,进行任务分配→课前课后交流,提炼问题→互联网查询,分析问题→在线讨论,形成方案→实证研究,成果展示→评价和交流。通过案例教学实验后,发现该模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科学素养的能力,主要如下: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于互联网初中科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用电脑或者手机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信息和资料,整理和归纳,合作小组进行探讨和交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此来进行自主化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逐渐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2.激发学生学习未知知识的兴趣。教师提出的情景问题,往往紧贴学生的生活环境,基于实践的问题,学生借助互联网查询现有的相关知识,以此作为桥梁,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具备现代学生所应有的主体能力。通过课前预设的问题,学生主要查询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尝试新时代学习新知识的方式,从而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4.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通过倒逼机制,使教师自发、自觉的提升教学信息化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硬件和软件的有机结合,提升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