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对比观察Wagner SL股骨柄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28例(28髋):其中男性9例,女性19例,年龄为76~98岁,平均83.1岁;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1975年)均为不稳定型,其中Ⅲ型为9例,Ⅳ型为12例,V型为7例;骨质疏松评定采用Singh指数:其中Ⅲ级11例,Ⅱ级13例,Ⅰ级4例。受伤原因:车祸伤7例,不慎摔伤21例,均为新鲜骨折。16例患者行Wagner SL股骨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81.9±6.12岁,自行摔伤12例,车祸伤4例,平均身高166±7cm,平均体重54±10kg,13例合并不同的内科基础疾病,平均随访13±1个月。Evans-JensenⅢ型为5例,Ⅳ型为7例,V型为4例。Singh指数Ⅲ级6例,Ⅱ级8例,Ⅰ级2例。12例患者行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82.5±7.01岁,自行摔伤9例,车祸伤3例,平均身高167±8cm,平均体重56±8kg,9例不同的内科基础疾病,平均随访12±2个月。Evans-JensenⅢ型4例,Ⅳ型5例,V型3例。Singh指数Ⅲ级5例,Ⅱ级5例,Ⅰ级2例。通过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临床疗效。研究结果:Wagner SL股骨柄组较骨水泥加长柄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gner SL股骨柄组较骨水泥加长柄组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下地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Wagner SL柄组较骨水泥加长柄组术后Harris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发现假体移位、下沉、松动。结论:Wagner SL股骨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近期疗效优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的较理想的手术方法,远期疗效需进一步临床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