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地下竞争关系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iny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柠条(Caragana)林草带状复合系统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存在的一种林草复合经营模式,主要应用于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和草牧场防护林工程之中。由于长期以来一直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致使系统配置规格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为柠条种植密度过大,林草资源竞争激烈,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低下。本文主要通过样方调查法对林地植被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挖掘法和根钻法对系统林草根系进行研究,运用土钻法对林地土壤进行采样,运用种子萌发试验等方法对柠条化感作用进行初步研究,进而分析带距因素对林地植被分布的影响,林草对土壤资源利用的空间格局,系统土壤水分养分状况,以及柠条枝叶水提液对草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了解柠条对地带性草本植物生长和分布的潜在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地下竞争程度与系统配置规格之间的关系,确定在本地区进行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建设的适宜带距,为此种系统的合理配置和高效管理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中,随着系统带距的增大,林地植被盖度、物种数、饲用植物种数、物种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有所增加,而最主要优势种的重要值有所降低。(2)对于带距为4m、6m和8m的系统而言,随着系统带距的增大,样地中部土体和0-40 cm土层中柠条细根分别趋于减少,柠条与地带性草本植物之间的竞争以及柠条种内竞争趋于缓和。与带距为4m、6m、8m和10m的系统相比,12m带距系统中柠条细根表面积密度空间分布状况受到季节变化的较大影响,在生长季中期0-40 cm土层中分布的数量和比例相对较低;在同一个时期,随着系统带距增大,林地中部土体与0-40 cm土层中柠条细根表面积密度及柠条细根表面积累计百分比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因此在带距较大的系统中林草地下竞争以及柠条种内竞争趋于缓和。(3)对于带距为4m、6m、8m、10m和12 m的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而言,在旱季,0-20 cm土层内水分含量极低;带距为10 m和12m的系统中,20 cm-80 c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4m、6m和8m带距系统,林地旱季土壤水分状况较好。带距为10 m和12m的系统中,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能够为植物提供相对较多的养分供给。(4)通过对柠条化感作用的初步测定,发现柠条枝叶水提液具有抑制植物种子萌发的作用,表现出高浓度柠条枝叶水提液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显著抑制作用。基于以上结论,带距为10m和12m的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中,柠条与地带性草本植物间的土壤资源竞争较为缓和,尽管其具有相对较小的林木覆盖度,但依然能够有效防止林地发生风蚀,因此在研究区或类似地区进行柠条林草带状复合系统建设时,系统带距选用10 m-12 m比较适宜。
其他文献
目的优选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方法对影响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产率的因素-β环糊精用量、固液比例、乙醇浓度和包合时间等四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并在此基础
通过薪酬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历史回顾,阐述了竞争能力其实质就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本质就是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创新.企业制度安排的出发点就变成了如何有效
<正>过去20多年来,随着板式家具的高速发展,消费了大量中密度纤维板,带动我国中密度纤维板业的发展。不但在家具领域,而且在装修和包装等行业里对中/高密度纤维板的需求量也
支持Internet多媒体服务的RTP协议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大规模、动态可变的会话系统中,协议的控制部分RTCP存在容易引起拥塞等可扩展性问题.已有的算法还不能解决 RTCP BYE报文
"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是一个初中学生耳熟能详的物理现象,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棒可以吸引小纸屑、小通草球,还能吸引什么?当我们将丝绸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一根挺沉的拖把,会
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现代性话语体系中,国民形象是建构女性民族国家身份话语的重要内容。在“女性回家”的社会潮流冲击下,“五四运动”以来的“新女性”话语逐渐让位于新的
以Windows98为平台,利用VB6.0等可视化语言编译系统,分析水分、温度等气候因子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建立灾害评估模式并纳入系统,通过指标计算、比较,对黑龙江省易发灾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