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回购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我国首个股票回购事件产生于1992年大豫园和小豫园的合并事件。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以及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在随后的十几年间股票回购的事件并不多,而且这期间发生的股票回购事件多是为了配合解决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以及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经营问题。随着2005年《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的案例逐渐增多,对股票回购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化。这不仅是由于国内法律法规限制的松绑,还有股票回购自身的一些优点可以满足上市公司多方位的财务需求。因此研究股票回购动机以及股票回购方案的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岛海尔为研究对象,以股票回购动因、股票回购方案设计为切入点,采用案例研究法,对青岛海尔股票回购案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目前主流的股票回购动机假说以及中国股票回购的历史进程。同时在充分介绍青岛海尔企业背景和相关财务政策的基础上,回顾了青岛海尔股票回购事件,进而对股票回购动机及方案设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研究发现青岛海尔进行股票回购的动机并非单一的,可能存在一个动机为主导因素。而股票回购方案的设计理应受到股票回购动机的约束,本文从股票回购的时机、股票回购的方式和程序、股票回购金额的限额和来源、实际回购的数量和回购后股票的处置五个方面分析了青岛海尔股票回购方案的设计。本文的研究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启示。当今企业面对新的经营环境和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时,单纯地依赖过去传统的股利政策无法很好的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弥补传统股利政策的不足。企业恰当地使用股票回购政策有利于企业以小博大从容面对资本市场上的风险并且还能够通过股票回购对内优化财务绩效,对外增加股东财富。另外企业进行股票回购既要重视股票回购公告的发布时机和内容也要注重股票回购方案的设计。一次成功的股票回购的评判标准在于是否实现了最初的回购动机,而回购动机的实现最终要由方案的设计来承担。因而股票回购方案的设计要立足于对股票回购动机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