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移行细胞癌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膀胱移行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该肿瘤大部分是浅表性的,常用经尿道电切的方法治疗,但一旦出现肌层浸润,不管用何种方法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差。目前还没有发现能早期发现或预测该肿瘤肌层浸润的标记物。大量研究表明血管生成是实体肿瘤生长、浸润进展和转移的必要条件,而血管生成因子的活性增高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发现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TP)在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浸润进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PD-ECGF/TP又有酶活性,具有胸苷磷酸化酶(TP)的作用,是体内代谢活化去氧氟尿苷和5-氟尿嘧啶的重要酶,PD-ECGF/TP的酶活性增高在胃、结肠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证实能增加去氧氟尿苷和5-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 本课题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研究了?干扰素对膀胱癌RT-4和T24细胞PD-ECGF/TP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及这种影响与去氧氟尿苷和5-氟尿嘧啶对膀胱癌RT-4和T24细胞的毒性作用之关系,同时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研究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D-ECGF/TP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探讨PD-ECGF/TP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浸润与复发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第1部分 ?干扰素诱导的PD-ECGF/TP增强膀胱癌T24和RT-4细胞对去氧氟尿苷和5-氟尿嘧啶敏感性材料与方法 分别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高分化和低分化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代表细胞株RT-4和T24细胞中PD-ECGF/TP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MTS法确定去氧氟尿苷、5-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C对膀胱癌RT-4和T24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未经?干扰素处理的RT-4和T24膀胱癌细胞,PD-ECGF/TP mRNA表达很低,?干扰素处理的RT??和T24膀胱癌细胞的PD-ECGF/TP mRNA表达明显增强,与浓度呈正相关,?干扰素作用4 h即见到PD-ECGF/TP mRNA表达增加,<WP=6>16 h达峰;Western 印迹检测到PD-ECGF/TP蛋白质表达呈现出与 mRNA表达相同的剂量依存性增强。?干扰素10000 U/ml单独时与RT-4或T24膀胱癌细胞作用48 h未见明显细胞毒性作用,经50 U/ml干扰素预处理24 h的RT-4和T24膀胱癌细胞对去氧氟尿苷和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都明显增加。在RT-4细胞中,去氧氟尿苷的IC50从(9.7±0.2) mmol/L降至(3.3±0.9)mmol/L ( t = 8.64,P = 0.001);5-氟尿嘧啶的IC50从(130.0±21.2)?mol/L降至(49.3±18.4)?mol/L (t = 3.52,P = 0.02),丝裂霉素C的IC50在对照组为(1.5± 0.5)?mol/L,?干扰素预处理组为(1.4±0.3)?mol/L,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 = 0.30,P = 0.78);在T24细胞中,去氧氟尿苷的IC50从(16.0±3.6)mmol/L降至(6.2±0.9)mmol/L (t = 2.82,P = 0.048),5-氟尿嘧啶的IC50从(826.7±155.1)?mol/L降至(346.7±38.9)?mol/L (t = 3.68,P = 0.021),丝裂霉素C的IC50在对照组为(2.0± 0.3)?mol/L,?干扰素预处理组为(2.3±0.6)?mol/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 = -0.58,P = 0.59)。第2部分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D-ECGF/TP mRNA表达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有明确病理学诊断的3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 其中Ta期14例,T1期12例,T2-4期9例; WHO分级:G1级 4例, G2级14例, G3级17例, 另有6例正常膀胱粘膜取自非肿瘤患者。膀胱癌组织的总RNA抽提按照ISOGEN试剂盒说明进行,取 2 ?g总RNA逆转录酶合成cDNA, 5倍稀释后取 2 ?l进行PCR, 所有标本用HGPRT mRNA作内对照, 目的PCR条带用NIH Image1.62软件根据面积与吸光度定量分析,每一标本的PD-ECGF/TP或VEGF mRNA表达用HGPRT标准化, 结果表示为PD-ECGF/TP mRNA 或VEGF mRNA与HGPRT mRNA的比值。结果 膀胱癌中PD-ECGF/TP mRNA表达水平是正常膀胱粘膜的3.86倍( t = 2.36, P = 0.024),其中Ta、T1和T2-4期膀胱癌分别是正常膀胱粘膜的1.33倍( t =1.18, P = 0.130)、4.02倍( t = 6.15, P < 0.001)和7.59倍( t = 5.84, P < 0.001)。PD-ECGF/TP mRNA表达在G1、G2和G3级膀胱癌中分别是正常膀胱粘膜的0.97倍( t = 0.11, P = 0.460)、2.80倍( t = 2.74, P = 0.013)和5.42倍( t =3.26, P = 0.004),说明膀胱癌的分级越高,PD-ECGF/TP mRNA表达越明显,低分级(G1级)肿瘤中的PD-ECGF/TP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膀胱粘膜无明显差别。膀胱癌中VEGF mRNA 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是正常膀胱粘膜的5.42倍( t = 6.14, P < 0.001), 与PD-ECGF/TP mRNA表达不同的是Ta、T1期膀胱癌和T2-4期膀胱癌都<WP=7>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其中Ta、T1和T2-4期膀胱癌的VEGF mRNA表达分别是正常膀胱粘膜的4.96倍( t =5.36, P < 0.001)、5.69倍( t = 6.63, P < 0.001)和5.85倍( t = 6.12, P < 0.001)。VEGF mRNA表达在G1、G2和G3级膀胱癌中分别是正常膀胱粘膜的3.12倍( t = 3.01, P = 0.017)、5.90倍( t = 7.11, P < 0.001)和5.61倍( t = 7.24, P < 0.001)。第3部分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D-ECGF/TP的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材料与方法4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均有明确病理学诊断,采用TNM分期,其中Ta期12例,T1期11例,T2期6例,T3期11例,T4期6例,WHO病理分级为G1级3例,G2级23例,G3级20例。8例正常膀胱粘膜取自非肿瘤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按照?
其他文献
运用价值链的原理和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我国企业实现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和重要途径,强调指出我国企业应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与成本管理方法,构造企业良
大学生的学习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种,是全部素质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而大学生是高校受教育的主体,高等中医院校应摒弃揠苗助长的培养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
近年来,关于肾癌的处理经历很大变化,如对于局部肾癌,肾部分切除术即可达到满意的临床结果,而对于转移性肾癌,则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雷帕霉素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占主导。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据吕必松(1993)和施光亨(2012)回忆,是1982年筹备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时确定的,至今使用了30余年,已为学界认可,是这门新学科的正式名称。自从它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日本新派剧的发展途径给了中国早期话剧的起步以莫大的启示,然而影响并没有赋予我们择优的捷径,从根本上说,与日本新派剧取同步姿态,取决于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我们不得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内医院放射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CT从普通螺旋CT到多排再到双源,磁共振从0.2T到1.5T再到3.0T,发展似乎一帆风顺,前途无限。但是其中的问题和挑战也很多:一
目的探讨肺癌胸部骨骼多发转移瘤X线及CT征象及鉴别诊断法。方法收集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肺癌并胸部骨骼受侵88例。对胸部X线及CT征像进行分析。结果骨转移发生在肋骨68例、胸椎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卧床休息、对症处理等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