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息化与高校德育创新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信息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高校德育为切入点,以提高信息化时代国民素质为目的,对“社会信息化和高校德育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包括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问题的研究现状等。 第二部分是社会信息化及其影响。主要阐述了信息社会的相关理论,社会信息化对人、对社会、对今日中国的影响和对社会信息化的理性反思。最后,提出社会信息化带来了道德沉沦和精神贫困的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第三部分是社会信息化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分析。调查显示,在诸多信息传媒中,互联网和手机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最大,互联网和手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影响的调查和分析显示了在信息化时代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进取的,然而,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必然会带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可以通过高校德育的改革和创新得的缓和或解决的。 第四部分是社会信息化进程中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首先阐述了德育和高校德育的概念,接着又论述了高校德育的意义。在明确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信息化对高校德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的挑战。 第五部分是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高校德育创新。本部分主要从高校德育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途径创新来阐述有关高校德育的创新。在观念创新中,提出“开放德育观”、“民主德育观”、“主体—发展性德育观”等;在内容创新中,分别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在方法途径创新中,提出了加强“红色网站”建设,开发研制德育软件和课件,积极建设高效安全的“绿色校园网”等。
其他文献
民以食为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吃饱,更要求吃好。而食品添加剂正是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为满足后者需要而出现的重要产品之一
但明伦是著名的《聊斋志异》评点家,他的美学思想就是通过评点《聊斋志异》体现出来的,其中所包含的小说创作技法方面的理论是其最有价值意义的一部分,在这方面,他提出了许多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