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地区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及cagA基因、rdxA基因在幽门螺杆菌耐甲硝唑中的作用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o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世界有50%以上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在发展中国家感染率更高,我国在80%左右,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的I类致癌因子。现已证明H.pylori感染与人类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是引起慢性胃炎以及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因为,并与低度恶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为基础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仍是当前国内外抗H.pylori共识意见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不规范应用,导致H.pylori的耐药问题目益突出,已成为根治失败的主要因为。迄今为止,已经证明H.pylori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各国、各地区都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地区性的H.pylori耐药性监测与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1、分析上海崇明地区H.pylori的感染率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探讨崇明地区含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的H.pylori的感染情况及cagA基因与H.pylori的耐药性关系;   3、探讨cagA基因、rdxA基因变异在H.pylori耐甲硝唑中是否起一定的作用。   方法:   1、取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胃窦部粘膜组织在体外做H.pylori微需氧培养、鉴定,并收集180株H.pylori菌株;   2、对180株H.pylori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甲硝唑、替硝唑、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物试验质控菌株为NCTC11637。对所有的耐阿莫西林的H.pylori菌株使用头孢硝塞吩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   3、对180株临床分离菌株,用E-test法检测H.pylori对甲硝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MIC值≥8mg/L判定为甲硝唑耐药。比较K-B法和E-test法的一致性;   4、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cagA基因,分析崇明地区cagA阳性的H.pylori的感染情况及cagA基因与H.pylori的耐药性关系;   5、在进行cagA基因检测及E-test法检测对甲硝唑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的180株H.pylori菌株中,随机任选取20株甲硝唑敏感菌及40株耐药菌(含30株高水平耐药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rdxA基因并对rdxA基因进行测序,与H.pylori26695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6、比较cagA基因阳性菌和cagA基因阴性菌对甲硝唑的耐药率;同时对高水平耐药菌中cagA基因阳性菌株和cagA基因阴性菌株的rdxA基因的突变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对513例各种消化道疾病患者的粘膜组织进行H.pylori的分离培养,经鉴定,分离出387株H.pylori,崇明地区胃肠道疾病患者H.pylori感染率为75.4%;   2、K-B法检测H.pylori对甲硝唑、替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分别为41.1%、23.3%、5.0%、2.2%、1.7%、2.8%。E-test法检测H.pylori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43.3%。所有的耐阿莫西林的9株H.pylori菌株均未检测到β-内酰胺酶;   3、对180株临床分离的H.pylori菌株进行甲硝唑的E-test试验,各耐药临床菌株MIC变化范围比较大,范围在2-128mg/L,有78株对甲硝唑耐药,甲硝唑的耐药率43.3%,其中高水平耐甲硝唑54株(MIC≥32 mg/L),占69.2%(54/78),比较K-B法和E-test法的一致性,K=0.954,说明两种方法一致性非常好;   4、72.8%的H.pylori菌株含有cagA基因,即高毒力(Ⅰ型)菌株感染率为72.8%。H.pylori菌株中cagA基因阳性菌对甲硝唑的耐药率(29.0%)明显低于cagA基因阴性菌(81.6%),但高水平耐药菌中cagA阳性菌所占比例(76.3%)明显高于cagA阴性菌(55.0%);   5、与H.pylori26695进行比对分析,rdxA基因突变率为56.7%,rdxA基因变异未发现大片段序列插入或缺失,大多数耐药菌为点突变,表现为只出现单个碱基插入、缺失或置换。甲硝唑耐药菌的rdxA基因突变率(77.5%)明显大于甲硝唑敏感菌(15.0%),同时高耐药菌中cagA阳性菌的rdxA基因的突变率(100%)明显高于cagA阴性菌株(60%)。   结论:   1、H.pylori是胃肠疾病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本地区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呋喃唑酮可作为根除H.pylori的首选药物;   2、本地区H.pylori感染以高毒力(Ⅰ型)菌株为主。H.pylori菌株基因分型的检测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预后判断及制定根除H.pylori治疗方案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rdxA基因变异位点不固定,缺乏明确的突变规律。rdxA基因突变是引起H.pylori对甲硝唑耐药的重要因素;   4、推测在cagA基因阳性的菌株同时存在着rdxA基因突变可能更易引起H.pylori对甲硝唑产生高水平耐药。
其他文献
5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异常增殖在血管增生性疾病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高血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