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 ,PPV)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感染母猪,特别是引起初产母猪流产,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猪。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给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从病原和血清学两方面着手,建立了许多检测PP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报道的PPV基因组序列,按照引物设计原则,设计并合成了1对核苷酸引物,成功地扩增出目的片段,大小为511bp,将PCR反应条件优化后,利用该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20份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到4份阳性样品。通过接种PK-15细胞,成功地分离到两株PPV(1#和3#)。并对1#株进行理化特性鉴定,发现其对乙醚、氯仿、酸、胰蛋白酶不敏感,对热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可耐56℃30 min,0.1mL TCID50为10-3.85。PPV的细胞培养液用PEG沉淀法提纯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过3次免疫后,等量抗原尾静脉进行加强免疫,3d后,取小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SP2/0-Ag-14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试验筛选,后用有限稀释法进行3次亚克隆,共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4B2和4G6,亚类鉴定表明两株单抗均为IgM,4B2具有荧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