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校教师在课堂上看到越来越多的迟到、睡觉及玩手机等其它失礼行为。课堂失礼是在高等教育学习环境中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的破坏性行为。随着大学生日益多样化,对大学水平的工作毫无准备,同时还要努力应付生活中的多种角色,并且还要在大型的、公共的课堂上讲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师不仅经常承担作为研究者的角色,还要努力有效地管理他们的课堂。总的来说,高校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失礼行为给教师带来压力,如果不迅速有效地处理,它会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失礼呈现多种形式,具有不同的原因,并且需要不同的管理技巧。在某些情况下,失礼行为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或制定一些行为策略来改善。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可知,国内研究高校课堂学生行为的文献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关于课堂失范行为、不良行为、不文明行为等,而对于学生失礼行为几乎没有研究。而本文研究的失礼行为,是从教师的视角感受到学生的课堂行为对教师的一种冒犯或失礼,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礼仪和教师的心理感受。本文首先回顾课堂上学生失礼行为的相关文献,并对失礼行为进行界定,其次以xx师范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并借助统计工具分析出目前高校课堂上哪些属于学生失礼行为及其失礼行为严重程度的排序,然后通过对师生的访谈及阅读相关的文献调查学生失礼行为的原因,如学生的个人素养不高、课堂行为规范不完善、学院没有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家长没有营造良好的氛围等等。最后根据以上原因,提出治理高校课堂学生失礼行为要从提高学生个人素养、完善课堂行为规范、提高上课技巧、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