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时代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时代新人,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重要使命和重大命题。2017年我国最新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总目标,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要让学生从做中学,倡导跨学科式的学习方式。[1]STEM教育通过四门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贯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通过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了解掌握当前小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了融入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活动《降落伞》。课程结束后,笔者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况、学生评价量表以及学生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深受教师与学生的青睐,通过该种方式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本研究将STEM教育与小学科学教学相结合,以期为科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经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一条新思路。论文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并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出STEM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研究基于的理论基础,即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实用主义理论等。并且通过阅读文献,在对STEM以及科学素养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第三部分是对调查问卷的发放及收集的数据进行详细的整理与分析,并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了解当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发现当前小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为后期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主要阐述STEM教育理念下科学课程的设计策略。阐明课程主题、课程内容等选择的依据,明确课程设计应遵循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和启发性等原则,并倡导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第五部分是在前面理论以及调查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设计的原则与策略,设计并实施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课程《降落伞》一课,并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详尽细致的阐述。第六部分是通过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对学生评价表进行分析、对教学对象进行访谈,总结出STEM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第七部分是剖析得出的结论,从中总结出不足,扬长避短,掌握好今后研究的新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