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有机改良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及防治机制的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_1984t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室内测定、盆栽和小区试验,从20种有机改良剂筛选试验中筛选出防效好的有机改良剂共8种,包括麦秸、楝叶、菜籽饼、蓖麻叶、花生壳粉、豆秸粉、夹竹桃叶和松锯末。通过室内测定和盆栽、田间试验,从148株菌分离物中筛选出对根结线虫效果较好的生防菌共6株,包括三株真菌F-04、F-07和F-16,两株细菌B-21和B-19和一株放线菌R-23; 生防菌和有机改良剂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和有机改良剂在苗期对黄瓜根结线虫病防效较好,但在拔秧期期防效降低,防效较差。筛选出的生防菌与有机改良剂复配成二元复剂进行盆栽和田间小区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盆栽和小区苗期试验中防效都达到60%以上的处理有6个,它们分别是:麦秸+蓖麻叶、F-04+蓖麻叶、松锯末+蓖麻叶、麦秸+楝叶、蓖麻叶+豆秸粉和蓖麻叶+菜籽饼;防效都达到55%以上的处理有5个,它们分别是:楝叶+豆秸粉、楝叶+菜籽饼、花生壳+蓖麻叶、F-04+豆秸粉和松锯末+楝叶。在田间小区试验中,在苗期和拔秧期,以松锯末+蓖麻叶、蓖麻叶+菜籽饼防效较好,其防效均达到50%以上;楝叶+豆秸粉、花生壳粉+菜籽饼、花生壳粉+蓖麻叶和R-23+豆秸粉防效次之。筛选出的二元有机改良剂复剂与生防菌复配成三元复剂进行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豆秸粉+楝叶+F-04和花生壳+菜籽饼+F-35防效好且稳定,豆秸粉+楝叶+F-04在苗期、拔秧期,花生壳+菜籽饼+F-35在苗期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效都达到65%以上,其次是蓖麻叶+豆秸粉+B-19、蓖麻叶+松锯末+B-21和蓖麻叶+松锯末+R-23,其防效也较好,蓖麻叶+豆秸粉+B-19在苗期、拔秧期,蓖麻叶+松锯末+B-21、蓖麻叶+松锯末+R-23在苗期,防效均达到50%以上。 <WP=9>对于复合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机制,作者研究了有机改良剂提取液和生防菌培养滤液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和卵的抑杀作用和其对微生物区系的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改良剂提取液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和卵孵化具有一定的抑杀作用,菜籽饼和蓖麻叶提取液在不同的作用时间对二龄幼虫的毒杀效果均较好,其校正死亡率均达到70%以上,其次是花生饼,作用48h后达到100%;菜籽饼、夹竹桃叶和花生饼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较强,相对抑制率均在60%以上,其次是芝麻饼、楝叶、蓖麻叶、豆秸粉和麦秸。生防菌培养滤液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和卵的抑杀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F-04、F-16和B-21毒杀效果较好,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在90%以上,R-23效果次之;F-07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相对抑制率在不同作用时间均达到80%以上,其次是B-21 、F-35和F-04,在72h时相对抑制率分别达到75.23%、64.93%和55.87%。通过对土壤和根际微生物区系分析发现,复合型有机改良剂对土壤和根际微生物区系(包括微生物的数量、种数和优势种)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防效愈好,其根际微生物的数量相对较多,微生物区系组成更为复杂;有机改良剂处理后,根际优势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防效较好的豆秸粉+楝叶+F-04和花生壳+菜籽饼+F-35处理土壤后,优势种变为冻土毛霉(Mucor hiemalis)、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而对于防效较差的豆秸粉+楝叶+B21和CK来说,优势种变为覃青霉(Penicillium paxilli)、黑根霉(Aspergillus niger)和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利用根际优势种的培养滤液测定其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和卵孵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根际微生物的优势种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和卵有一定的抑杀作用,其中防效较好的处理的根际优势种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和卵的抑杀作用比防效较差的处理强。
其他文献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叶上分离到 8 个细菌菌株,致病性测定证明均为该病的病原菌。经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和培养性状观察、生理生化反应,确认该病原菌为
白蚁是重要的城市害虫,其危害性大、分布范围广,为了有效控制白蚁危害,《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30号令)规定:凡白蚁危害地区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的房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