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空纤维膜的填充密度高,膜面积大,被广泛用于气体分离、污水处理、有机溶剂分离和海水淡化等领域。本论文分别以聚丙烯腈(PAN)和聚砜(PSF)通过干喷-湿纺法制备中空纤维膜,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空纤维膜的填充密度高,膜面积大,被广泛用于气体分离、污水处理、有机溶剂分离和海水淡化等领域。本论文分别以聚丙烯腈(PAN)和聚砜(PSF)通过干喷-湿纺法制备中空纤维膜,后通过涂覆硅橡胶(PDMS)分离层得到复合膜。通过调整铸膜液的配方和纺丝条件,优化中空纤维支撑层的结构,进而提高了中空纤维复合膜的气体分离性能。利用扫描电镜、水接触角、拉伸强度,研究了纺丝条件对中空纤维膜的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测量气体渗透速率和分离系数等表征了复合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铸膜液中聚合物浓度越高,膜的传质阻力越大;增加非溶剂的含量使得中空纤维膜支撑层的通透性提高;芯液流速降低,中空纤维支撑层的气体渗透速率下降;牵引速率过快或芯液的水含量提高均导致支撑层阻力提高。PDMS的浓度较高时,容易得到无缺陷的复合膜,但是过高浓度会使得中空纤维复合膜对气体的渗透速率下降。我们发现,在采用溶剂交换法干燥中空纤维湿膜的过程中,膜内残留的溶剂与非溶剂会导致支撑层孔结构的塌陷。本文优化了溶剂交换的方法;比较了冷冻干燥、甲醇/正己烷溶剂交换、异丙醇/正己烷溶剂交换三种后处理方法对中空纤维膜气体渗透速率的影响;研究了溶剂交换过程中甲醇和正己烷的不同交换次数对中空纤维膜气体渗透速率的影响规律。最后,在最优的工艺条件下得到了高性能的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其N2的通量为500±5 GPU,O2的通量为1050±5 GPU,CO2的通量为5300±10 GPU。该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的产量日益增长,如何有效地消纳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垃圾填埋场具有将生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其出口贸易规模的迅猛扩大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同时其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也导致国内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加速上升,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碳排放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且在国际和国内面临着巨大的双重减排压力。中国在《巴黎协定》中自愿减排承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排放比20
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包括卫生填埋场和简易堆场两种类型,其中在役卫生填埋场1800座以上,简易堆场5000座以上。在役卫生填埋场以厌氧型填埋为主,中间导排系统反倾失效、封
静压止推气浮轴承是超精密机床主轴、导轨及气浮转台的核心部件。由于静压止推气浮轴承的承载力低、刚度弱,容易产生扰动及气锤自激振动,从而导致了气浮支承精度的降低,这严重制约着超精密机床的加工精度及气浮转台的测量精度。因此,为了提升止推气浮轴承的承载力、刚度、避免轴承产生扰动及气锤自激振动,本文主要采用理论计算、ANSYS-Fluent静、动态仿真计算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开、闭式静压止推气浮轴承的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后的一线大都市,城市的建设规模非常大,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亦走在全国各大城市前列。本文以“广州大道”作为研究对象。广州大道是广州众多交通主干道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学污染物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环境材料因具有最低环境负荷和优越的使用功能,近年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基于此,我们首先探究了植物非必需金属元素镉(Cd)和必需金属元素铜(Cu)胁迫对黄芪幼苗的生理学毒性以及生态环境材料凹凸棒粘土在基质中的存在能否有效缓解其对黄芪幼苗的生理学毒性作用,继而探究了不同浓度MNPs-Fe_3O_4(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设α为d次的全实代数整数,它的极小多项式为P(x)=xd+b1xd-1+…+bd-1x+dd,其中α1=α,α2,…,αd为α的所有共轭元,且αi∈[a,b](i=1,2,…,d),a∈ R,b ∈ R.α的最大共轭元与
我国煤资源丰富,但优质炼焦煤资源较少,一般均使用配煤炼焦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焦粉作为焦化副产物,具有来源广泛、含碳量高、介电性能好等特点,通常作为瘦化剂回配炼焦。传
哈尔滨至满洲里间国有铁路(以下简称滨洲铁路)系原东清铁路的西部干线,故亦称之为西部线。滨洲铁路与京哈线、哈佳线、哈牡线等线路相连接,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通道。全线由哈尔滨铁路局管辖,目前承担了哈尔滨铁路局57%的运输量,是哈局管内的重要干线,年货物运输能力超过一亿吨。目前,滨洲铁路已全线电气化改造完成,并于2017年12月28日全线开通运营。由于吉祥峰(博克图)牵引变电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使得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面对着我国不断提高的环境规制强度,以及贸易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出口企业会进行产品转换以应对市场变化。理论界分别对环境规制和出口产品转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鲜有文献将二者纳入同一个框架之下进行整体的研究,也没有详细说明环境规制对企业内部产品转换行为的影响机制。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