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帕金森病发病相关的众多环境与遗传因素中,线粒体功能障碍是一个共同点。因此,迅速控制线粒体功能的途径已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近年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线粒体生物学过程和氧化应激中具有突出的作用。PGC-1过表达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保护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未见报道。【目的】PGC-1过表达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观察不同病毒量感染SH-SY5Y细胞48h后的细胞活力变化,从而选择最适的病毒感染系数及感染时间;观察不同浓度MPP~+对SH-SY5Y细胞24h后的活力变化,选择最佳MPP~+浓度;观察分别用Con、MPP~+、空病毒Ad+Con、空病毒Ad+MPP~+、Ad-GFP-PGC-1α+Con、Ad-GFP-PGC-1α+MPP~+处理SH-SY5Y细胞后其存活率变化。2、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SH-SY5Y细胞胞内ROS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3、多功能酶标仪荧光方法测定SH-SY5Y细胞内产生的H2O2量、化学发光方法测定细胞内ATP水平。4、Real-time RCR半定量SH-SY5Y细胞内PGC-1α、NRF-1mRNA表达。【结果】1、MTT法测定发现MPP~+处理后细胞存活率稍下降,PGC-1α处理后细胞存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Ad+MPP~+处理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Ad-GFP-PGC-1α+MPP~+较Ad+MPP~+存活率明显升高。2、流式检测ROS水平显示PGC-1α能抑制MPP~+诱导SH-SY5Y细胞ROS的产生;多功能酶标仪的荧光检测到PGC-1α能抑制MPP~+诱导SH-SY5Y细胞H2O2的产生;流式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显示PGC-1α能够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多功能酶标仪的化学强度检测到PGC-1α能够提高ATP水平。3、Real-time RCR结果显示,MPP~+处理细胞后PGC-1升高(P>0.05),NRF1mRNA升高(P<0.05);经含有PGC-1的腺病毒转染后,给予MPP~+处理,细胞内PGC-1、NRF1mRNA水平下降。【结论】1、本实验运用MPP~+对SH-SY5Y细胞损伤制作帕金森病模型,是传统的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只是造模浓度各自实验都不大相同,但大致相近,可能与细胞系选择及培养基成分不同相关。因此,每次实验可根据不同条件下通过MTT法选择适合本实验浓度作为造模浓度。2、PGC-1过表达可减少ROS、H2O2的产生,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和ATP水平,从而达到减少MPP~+诱导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3、PGC-1表达增加,能使NRF1核基因表达增加,推测PGC-1并不直接参与抗氧化应激,而是通过NRF1路径减轻细胞氧化应激损害。4、综合前人及本实验的研究,PGC-1可能是减缓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线粒体功能缺陷的一个理想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