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跳无线Mesh网络中网络编码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rx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无线Mesh网络(WMNs)凭借其低成本接入互联网和高效的扩展性等优势而受到网络领域的关注。但无线Mesh网络由于吞吐量有限,可靠性低而难以满足高清视频,文件共享以及网络游戏等应用的需求。   网络编码自产生以来就被用于解决WMNs中的吞吐量问题,它已被应用到多种网络机制中来达到提高吞吐量的目的。无论这些机制是基于数学理论计算还是实际试验床,它们都利用了无线广播特性混合来自多个源的数据,从而节省带宽。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这些基于无线网络编码的吞吐量优化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依靠传统路由协议来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在该路径上寻找可能的编码机会来进行编码,这种方式称作非编码感知路由;而另一类为编码感知路由,它是指根据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路径的编码机会来确定路由。   本文对上述两类方法进行了调研与比较,并对两个代表性的网络编码协议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一个是非编码感知的路由协议COPE,该协议在IP和MAC层之间加入了编码层,当节点发现编码机会时便对数据进行编码操作。而另一种协议采用了编码感知路由方法,它为接收到的数据包指定了两种报头分别来标记编码包和原始包,以此来主动寻找编码机会,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由,该协议被称作BEND协议。   我们在多个不同的WMNs拓扑下对COPE和BEND的协议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在具有多个单播的多跳WMNs中的协议性能,包括数据编码的能力,资源共享效率,拥塞控制等。   实验表明,BEND协议在进行第一跳转发时可以达到预期的性能。但随着中继节点数量多于两跳时,COPE的性能相对于BEND来说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随着定位需求的不断增长,室内定位技术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室内定位技术以其精度高、计算复杂度低、易部署、成本低等优点
本文首先对超宽带(UWB)天线的基本性能参数以及UWB天线设计所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蝶形UWB天线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5GHz频段单带
无线通信因其巨大的潜在市场,已成为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众多通信厂商竞逐的制高点。当今的无线通信终端设备,其最核心的部分是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芯片。在无线通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视频的监控和处理技术已经从模拟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到了智能化,监控方式也从纯人工发展到了半人工以及部分应用的全智能化,如人头
3G业务正式商用一周年之际,中国联通已建成全球最大的 WCDMA网络,3G用户突破1000万户大关,这标志着中国将在全球通信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技术的加速演进以及大规模的网络
随着互联网产业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人们主要通过互联网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然而在广袤的互联网信息海洋里,学习资源的大量涌现,学习者很容易出现知识迷航、学习主题漂移的现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正面临着由2G向3G/LTE发展。随着空口速率提升的同时,移动通信业务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由传统单一的语音业务向更加丰富的多媒体业务发展,如多媒体消息、视频
电力设备的监控一直都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如何在不停电、不接触的环境下检测电气设备的故障信息成为近期人们研究的热点。电力设备在运行状态下的热分布是判断设备状态是否良好
认知无线电是解决当前频谱资源匮乏的热门技术,它通过感知无线环境,寻求可用频谱资源,进行智能、动态地频谱选择,打破了传统的以无线通信系统固定划分频谱资源的方式,从而提高了频
光电经纬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任务的光学测量仪器,其主要功能是实时提供目标的飞行图像,记录目标飞行轨迹,为指挥中心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光电经纬仪提供的图像源一般包含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本文的研究工作基于某光电经纬仪的红外图像展开。由于系统设计和硬件性能的原因,该光电经纬仪红外图像空间分辨率低,噪声大,并且在图像四周有固定的强噪声干扰。该图像质量差,影响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和决策人员的判断,需要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