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信息化成为高校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成为推动高校变革和发展的强大杠杆和重要战略资源。美国等发达地区高校通过 IT治理理念的导入,将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与大学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通过校级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效数据交换平台、建立多种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手段,全方位进行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将信息技术真正转化为学校优秀资源。 业务-IT匹配是影响组织IT发挥其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研究学者都开始关注组织信息化战略的匹配度,并进行相关的理论和实例研究。高校作为组织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其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也应当注重本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多方的战略匹配度,以便在下一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本文参照Luftman教授提出的业务-IT匹配成熟度(SAMM)模型和IT治理理论,编制了适合测量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战略匹配度的调研问卷,对上海S大学业务-IT匹配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S大学的业务-IT匹配度已全面进入第四阶段--改善/管理阶段,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部门的战略匹配度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匹配度高于教学与科研,符合目前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调查还显示高层支持、基础设施、有效交流和战略合作是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战略匹配成熟度有影响的四大因素。 本文希望通过对S大学信息化建设战略匹配度的实证研究,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评估方法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文章提出的战略匹配度问卷也希望能从不同角度为国内高校的信息化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