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涉众型经济犯罪综合治理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iyanp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涉众型经济犯罪,指涉及社会不特定群体、被害者人数众多、社会危害性极为严重的金融证券类、传销类和其他欺诈类经济犯罪,是在经济水平高速发展、各类新生金融概念高速涌现、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1]。我国改革开放已经40年,社会经济结构经历了复杂、高速、持续不断的调整,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经济质量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基尼系数飙升、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拜金主义依托网络的滋生和快速传播,导致涉众型经济犯罪呈高发态势。此类犯罪受害人群体往往极具趋利心理、法律意识淡薄,利益受损后挽损心理急切,经过个别人煽动蛊惑后极易进一步演变形成群体性集访事件。破坏社会秩序、干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这种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带来的负面压力。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涉及被害人多、辐射地理区域广、对各层面影响也很大[2]。这就需要政府相关行政、司法机关要特别重视涉众型经济犯罪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必要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找到能更好的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方法,并迅速付之于行动。本文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突出特点进行研究,概括总结其发生发展的刺激因素,并拿出有效防控的建议方法。本文首先说明了此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而介绍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基本概念及其引申涵义。其次,本文结合重点案例和黑龙江省发案情况对此类犯罪的主要特点和扩大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再次,又从经济因素、人的因素、法治因素和政府管理因素这四个方面,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根据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案件成因、手段特点和犯罪规律,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五点对策:一是成立专门队伍,二是加强预警防范,三是增强打击力度,四是加强部门协作,五是做好维稳处置工作。
其他文献
期刊
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具有共享性的经济资源,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信息资源配置是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虽然作为一种新的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在东南部沿海发达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等,社区老年人队伍不断扩大。由于自身生理机能的衰弱和客观环境变化等问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一年一度端午节,总要怀旧忆儿时。小时候最高兴的是三个节:春节、端午和中秋。这三节都算节日,不算节气。这里只说端午节,又叫端阳节、端五节等。民俗说,时骄阳似火,催麦成熟,中午晒场,叫端午节;《燕京岁时记》则说,京师初五为单五,“单”音转“端”,所以叫端五节。民俗节日,约定俗成,难有定论,不必细究。总之,这个节在我的儿时记忆中,留下弥久兴味的美好印象。  头一个印象是吃粽子。北方吃黍米粽子,有时家里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