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应激事件对胰岛功能的影响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后灾区糖尿病的整体状况,研究地震应激对灾区人群胰岛α细胞、p细胞功能的影响,观察地震应激(earthquake stress)是否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是否是胰岛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探寻糖尿病新的干预靶点,为制订科学合理的干预方案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汶川地震重灾区的6个地区,共调查家庭401个,选择30周岁-59周岁人群606人纳入研究;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选择成都市以单位为团体的体检者进行调查,共筛选团体15个,选择30周岁-59周岁人群620人纳入研究。对所选对象均进行空腹指尖血糖,空腹静脉血浆血糖、胰岛素、胰岛素原、C肽、胰高糖素及糖皮质激素水平进行检测,空腹指尖血糖异常人群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采用华莱斯心身压力测试量表检测应激压力,采用空腹血浆胰高糖素的量评估胰岛α细胞的功能,HOMA-β评估胰岛p细胞的功能。结果:地震组与成都组民族、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疾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震后新诊断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地震组大于成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震组与成都组职业人群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87,P<0.05),地震组农民比例明显大于成都组,成都组工人比例明显大于地震组;地震组的心身压力明显大于成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文化程度间心身压力比较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及组间各年龄段血糖、胰岛素、胰岛素原、胰岛素原/胰岛素、C肽、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都组50-59岁年龄段TC的水平均高于地震组30-39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胰高糖素浓度有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震组50-59岁年龄段胰高糖素浓度大于成都组30-39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显示影响胰岛p细胞功能减低的因素有5个,其中WHR升高对胰岛p细胞分泌功能减低危险最大,其比值比(odds ratio, OR)为1.615,OR的95%置信区间为(1.051,2.482);高血压的OR值为1.486,OR的95%置信区间为(1.152,1.918)、PI/TI升高的OR值为1.346,OR的95%置信区间为(1.107,1.636),胰高糖素浓度增高的OR值为1.256,OR的95%置信区间为(1.046,1.508),甘油三脂的OR值为1.462,OR的95%置信区间为(1.147,1.864);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胰岛α细胞分泌亢进的影响因素,其中体重指数(BMI)增高对胰岛α细胞分泌亢进发生危险最大,其OR值为1.713,OR的95%置信区间为(1.107,2.649);地震应激(ES)的OR值为1.419,OR的95%置信区间为(1.095,1.837)、增龄的OR值为1.295,OR的95%置信区间为(1.026,1.638)。结论:地震应激导致地震经历者心身压力增高,新诊断糖尿病与高血压病比例增高,胰高糖素水平增高,但短期(半年)内对胰岛素、胰岛素原、C肽的影响并不大,这一时期地震应激对胰岛功能的影响仅表现为胰岛α细胞分泌亢进。提示地震应激会对机体内分泌产生影响,其中应激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是以α细胞功能受损为先期表现的。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已经相当深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为小学生提供教学帮助的同时,所包含的负面因素也在无形之中侵害着小学生的思想认知.对此,小学班主任
目的:本研究采用自主设计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receptor,ASGPR)介导的纳米铁颗粒(Fe-HSA-LA)进行体外实验,用以探讨其作为肝细胞靶向磁共振对比剂(magnetic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这种教学模式也出现了,它不仅提高教学的质量,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微课在中职学校的运用能够吸引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
头孢美唑纳纳作为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有关该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时有报道.本文收集有关头孢美唑纳纳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分析,为该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信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现阶段“核心素养”越来越受教育事业的重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由于新媒体短篇文章的大量涌现,学生语文思维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与影响.小学阶段,语文核
小学班级管理离不开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而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因此需要班主任或教师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并将其巧妙运用于班级管理中,不仅可提高学生对教师
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课堂提高学生专注能力必要性的客观分析,站在历史教学实践的角度,从教师和学生双边入手,从课堂教学各环节师生的活动入手提出了有效提升学生历史课堂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