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后灾区糖尿病的整体状况,研究地震应激对灾区人群胰岛α细胞、p细胞功能的影响,观察地震应激(earthquake stress)是否在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是否是胰岛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探寻糖尿病新的干预靶点,为制订科学合理的干预方案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汶川地震重灾区的6个地区,共调查家庭401个,选择30周岁-59周岁人群606人纳入研究;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选择成都市以单位为团体的体检者进行调查,共筛选团体15个,选择30周岁-59周岁人群620人纳入研究。对所选对象均进行空腹指尖血糖,空腹静脉血浆血糖、胰岛素、胰岛素原、C肽、胰高糖素及糖皮质激素水平进行检测,空腹指尖血糖异常人群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采用华莱斯心身压力测试量表检测应激压力,采用空腹血浆胰高糖素的量评估胰岛α细胞的功能,HOMA-β评估胰岛p细胞的功能。结果:地震组与成都组民族、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疾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震后新诊断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地震组大于成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震组与成都组职业人群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87,P<0.05),地震组农民比例明显大于成都组,成都组工人比例明显大于地震组;地震组的心身压力明显大于成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文化程度间心身压力比较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及组间各年龄段血糖、胰岛素、胰岛素原、胰岛素原/胰岛素、C肽、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都组50-59岁年龄段TC的水平均高于地震组30-39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胰高糖素浓度有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震组50-59岁年龄段胰高糖素浓度大于成都组30-39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显示影响胰岛p细胞功能减低的因素有5个,其中WHR升高对胰岛p细胞分泌功能减低危险最大,其比值比(odds ratio, OR)为1.615,OR的95%置信区间为(1.051,2.482);高血压的OR值为1.486,OR的95%置信区间为(1.152,1.918)、PI/TI升高的OR值为1.346,OR的95%置信区间为(1.107,1.636),胰高糖素浓度增高的OR值为1.256,OR的95%置信区间为(1.046,1.508),甘油三脂的OR值为1.462,OR的95%置信区间为(1.147,1.864);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胰岛α细胞分泌亢进的影响因素,其中体重指数(BMI)增高对胰岛α细胞分泌亢进发生危险最大,其OR值为1.713,OR的95%置信区间为(1.107,2.649);地震应激(ES)的OR值为1.419,OR的95%置信区间为(1.095,1.837)、增龄的OR值为1.295,OR的95%置信区间为(1.026,1.638)。结论:地震应激导致地震经历者心身压力增高,新诊断糖尿病与高血压病比例增高,胰高糖素水平增高,但短期(半年)内对胰岛素、胰岛素原、C肽的影响并不大,这一时期地震应激对胰岛功能的影响仅表现为胰岛α细胞分泌亢进。提示地震应激会对机体内分泌产生影响,其中应激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是以α细胞功能受损为先期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