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环境下LTE切换技术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40次 | 上传用户:swb39274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速铁路在中国的发展,如何满足旅客对通信的要求,享受良好的语音和宽带数据服务,对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建设有重要的意义。由于LTE网络具有网络结构扁平化和IP化,高速率的数据服务,控制面延时和用户面时延的大大降低等。这些优点使LTE通信技术在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基于LTE技术,研发满足运行速度大于350km/h的宽带无线传输系统,满足高铁旅客对于通信和数字娱乐的需求,支持高铁机车内的2G/3G语音与数据业务、WiFi上网、视频监控等业务。实现现代化的高铁宽带无线通信平台,推进其标准化进程并实现产业化发展,提高中国高速铁路的国际竞争力。在LTE通信系统中,切换是无线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有效的切换算法对网络的性能起着重大的作用,是提供“无缝连接”的重要保证。由于高铁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高速、频繁切换、小区成链状分布等,需要对高速铁路环境下LTE的切换技术和算法进行研究,提出快速可靠的切换算法,来保证LTE网路的通信服务质量。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LTE系统的网络架构和无线接口协议,对LTE系统有了整体的了解。然后介绍了切换的作用和分类,并对LTE切换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接着分析了高速环境下,影响LTE切换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重点从切换算法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特性和统计特性触发的切换算法和一种基于目标小区预承载的快速切换算法。最后,搭建MATLAB仿真平台,在仿真平台的基础上,首先对基于A3事件的A3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了高速铁路环境下,高速对切换的影响,包括触发切换次数的增加,切换成功率的下降。然后对提出的基于速度特性和统计特性触发的切换算法和A3切换算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切换算法能够更好的适应高速铁路的环境,提高切换的成功率,保证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70年代商用光纤通信通信问世以来,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接入网是整个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radio over fiber (RoF)和无源光网络(PON)
论文首先描述了掩蔽效应,探讨了多种感知音频编码标准的原理与算法,重点讨论了MPEG音频编码标准的发展过程与特点.有两种心理声学模型-模型1和模型2,论文结合MPEG-1等级Ⅰ音
该文首先对分集技术产生的背景,分集技术在工程和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分集技术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作概要性总结.随后,文章对衰落信道的一般理论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几
信道编码是用来提高数字通信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采用卷积码,并用寻找最大似然路径的Viterbi算法译码,提供了一定的编码增益,但与仙农在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语音增强算法也被广泛研究。一些传统的语音增强方法,例如谱减法,维纳滤波法,统计模型法等等在平稳噪声环境中取得了较好地增强效果,但是,由于没有考
该文中首先提出了针对TCP业务及TCP友好业务的路由选择算法,在算法中利用了这些业务在发送速率上的所具有的特性.在对算法进行仿真过程中发现,对单独的会话性能进行优化的路
该课题意在从体表同步12导联心电图中采休信息,经模式识别、信号滤波、波形检测等一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后重建出心电向量,在同一导联体系的前提下,从时间域及空间域两方面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