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流域防洪调度决策研究及系统设计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3582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述了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防洪减灾的历史进程及非工程措施的重要性,从防洪减灾需求、防洪调度系统研发等方面出发,深入分析了流域防洪调度方案生成、防洪调度决策以及防洪调度系统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流域防洪调度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针对需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针对常规防洪调度的局限性,以浑河流域为实际背景,建立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防洪优化调度模型。优化模型以最大削峰准则为基础,以水库泄流量最小,同时兼顾下游控制站组合流量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调度。为加速收敛,本文对初始粒子群的生成采用水量平衡方程为限制条件的随机自动生成方式,并利用惩罚函数法处理边界条件和其它非等式约束。实例应用表明,与常规动态规划比,该算法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合理有效,为流域防洪优化调度提供了有效的优化途径。(2)分析了防洪调度决策的多目标性、模糊性,针对辽浑太流域的防洪调度决策,建立了多级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模型,并针对传统的相对优属度规格化公式存在的不足,采用基于影响度因子的改进优属度计算公式,并求证了改进公式的优越性,同时以改进熵权法与二元对比定权法将目标的客观属性与决策者的主观偏好相结合确定综合权重,建立了多级模糊优选防洪调度决策模型,应用于大伙房水库的防洪调度决策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3)针对我国流域防洪调度系统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B/S+C/S模式的解决方案。利用桥模式、保护代理模式和Hibernate等先进技术实现了系统设计并完成了系统开发。较之目前广泛存在的重复开发、资源浪费现状,本文提出的新方法不仅使B/S和C/S两模式的成果得到最大程度的重用,还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的思想通过辽浑太流域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得以实现,且运行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通用性与可扩展性。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并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西部干旱水资源短缺、工程中混凝土的严重受损和冻裂问题,以及南水北调工程远水不解近渴的现状,选择高吸水聚合物复合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提出28天龄期后混凝土自养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控制性要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约束趋紧,水资源短缺成为建立水生态文明和发展区域社会经济的“瓶颈”。水库群联合调度是一项
宽尾墩和底流的联合运用,其消能的基本原理是:除了堰顶冲击射流交汇掺气消耗一小部分动能外,大量的动能系由相邻水股在反弧段向两侧坦化并在水垫中碰撞掺混,从而在消力池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