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绩效与风险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我国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试点”,但有关综合经营对银行绩效和风险的影响,学术界暂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本文概述了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发展现状,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对我国128家银行1997-2012年度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  本文经实证分析得到三个主要结论。第一,平均而言,通过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为主要策略的综合化经营有助于提高银行绩效,但会增加银行的经营风险。第二,大型银行进行综合经营可以提高银行绩效,降低经营风险;而小银行的综合经营则对银行的收益和风险有着负面作用。第三,风险调整后的绩效与非利息收入占比呈U型关系。  目前我国银行业综合经营尚处于试点阶段,应在加强风险监管的同时推进综合经营;鉴于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的作用,我国大型银行应充分发展综合经营,而小银行则应进行专业化经营。
其他文献
学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民银行专职央行职能逐渐实现,货币政策逐渐成为国家通过央行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运行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应用于各个国家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层根据自身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和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向市场传递盈余信息,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盈余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