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性问题的根本是货币供求,本文从货币供给理论出发,借鉴先前学者对我国货币需求模型的实证研究,对我国近两年来的货币需求状况展开讨论。以实证研究的方式,采用当前广泛认可的协整理论来分析我国近年来的货币需求状况,并建立我国货币需求模型,根据得到的模型模拟2006年、2007年的理论货币需求量。通过理论货币需求量与实际货币供应量的对比,揭示出流动性过剩的真面目,这对于我国政府有针对性的制定货币政策应对当前流动性结构性过剩的局面是很有帮助的,这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等;第二章对货币需求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引入了本文的实证方法;第三章运用协整理论进行对我国理论货币需求量的模拟;第四章通过理论需求量和实际供给量的对比得出我国流动性状况的分析结论;第五章对我国流动性状况进行展望,并有针对性的给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采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狭义货币需求和广义货币需求的进行分析,确定我国的M1和M2分别与其决定变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为我们对流动性状况的分析提供了途径。2.建立了货币需求的协整模型,并以该模型为依据对我国近两年的货币需求状况进行了模拟,通过不同层次货币的理论需求量与实际供给量的比较,得出了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是结构性的,产生结构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实际利率为负所引起的货币存量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