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文观察与比较分析宽礁膜(Monostromalatissimum)从配子结合到游孢子放散的有性生殖阶段,系统地阐述了宽礁膜生活史中的有性生殖的各个阶段的区别,并且依此对宽礁膜有性生殖阶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划分;首次将宽礁膜的有性生殖阶段划分为五个时期:配子结合(配子平均7.5×2.0μm)、合子形成(合子4~20μm)、孢子囊(孢子囊18~40μm)、游孢子形成(游孢子囊35~55μm)、游孢子放散(游孢子9.4×3μm)。并对宽礁膜一年生孢子囊与二年生孢子囊进行了形态结构和发育变化的差异性比较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宽礁膜在其生活史中确实存在着孢子囊的二年生现象,这对宽礁膜的形态发育、生活史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对宽礁膜一年生和二年生孢子囊的电镜观察和比较,发现其孢子囊内部的淀粉粒、蛋白核和淀粉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同时作者对人工栽培的宽礁膜不同时期收集的样品进行了品质分析比较。实验测定12月、次年1月、3月、4月的礁膜样品中以12月份的品质最佳。
二、本文在国内首次对冈村枝管藻(CladosiphonOkamuranus)生活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和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几个月的培养和观察,记录了枝管藻生活史中两种不同世代的发育途径:(1)无性的孢子体世代,即由多室孢子囊释放出的中性游孢子以盘状体形式直接发育成孢子体幼苗;(2)有性的配子体世代,即由单室孢子囊释放出的游孢子以盘状体形式发育成雌雄配子体,配子囊进而释放出雌雄配子结合为合子,发育成孢子体幼苗。在室内进行培养,孢子体幼苗长到1~2mm即成熟,在同化丝顶部形成多室孢子囊,释放出中性游孢子,再经盘状体发育成孢子体,重复循环,形成二倍体的繁殖环。由多室孢子囊释放出的中性游孢子是人工育苗生产过程中苗种的主要来源,枝管藻的这一繁殖特点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