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礁膜孢子体阶段的研究及冈村枝管藻生活史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safe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文观察与比较分析宽礁膜(Monostromalatissimum)从配子结合到游孢子放散的有性生殖阶段,系统地阐述了宽礁膜生活史中的有性生殖的各个阶段的区别,并且依此对宽礁膜有性生殖阶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划分;首次将宽礁膜的有性生殖阶段划分为五个时期:配子结合(配子平均7.5×2.0μm)、合子形成(合子4~20μm)、孢子囊(孢子囊18~40μm)、游孢子形成(游孢子囊35~55μm)、游孢子放散(游孢子9.4×3μm)。并对宽礁膜一年生孢子囊与二年生孢子囊进行了形态结构和发育变化的差异性比较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宽礁膜在其生活史中确实存在着孢子囊的二年生现象,这对宽礁膜的形态发育、生活史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对宽礁膜一年生和二年生孢子囊的电镜观察和比较,发现其孢子囊内部的淀粉粒、蛋白核和淀粉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同时作者对人工栽培的宽礁膜不同时期收集的样品进行了品质分析比较。实验测定12月、次年1月、3月、4月的礁膜样品中以12月份的品质最佳。 二、本文在国内首次对冈村枝管藻(CladosiphonOkamuranus)生活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和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几个月的培养和观察,记录了枝管藻生活史中两种不同世代的发育途径:(1)无性的孢子体世代,即由多室孢子囊释放出的中性游孢子以盘状体形式直接发育成孢子体幼苗;(2)有性的配子体世代,即由单室孢子囊释放出的游孢子以盘状体形式发育成雌雄配子体,配子囊进而释放出雌雄配子结合为合子,发育成孢子体幼苗。在室内进行培养,孢子体幼苗长到1~2mm即成熟,在同化丝顶部形成多室孢子囊,释放出中性游孢子,再经盘状体发育成孢子体,重复循环,形成二倍体的繁殖环。由多室孢子囊释放出的中性游孢子是人工育苗生产过程中苗种的主要来源,枝管藻的这一繁殖特点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日本沼虾广泛生活在淡水湖、河、池、沼中,也常出现于低盐度的河口,江苏、上海、福建、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地均有分布,具有较强的耐盐性。为了充
三角帆蚌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育珠蚌,在我国东部、南部及中部有着广泛的分布,关于它的研究涉及了形态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随着淡水珍珠养殖业的发展,三角帆蚌
本研究以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为母本、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为父本,分别在电镜和光镜两个水平上对其杂交的受精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对杂交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描述;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40-02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师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大胆地、毫无保留地当着大家的面讲出来,特别是语言基础差而又胆小的学生是相当的困难。那么怎么能改变口语交际课堂是少数学生的舞台的这种现状,让大多数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再是倾听者。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谈谈粗浅的
本实验室于2005年克隆了黄鳍棘鲷白细胞介素1β,并将推测的成熟肽基因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再转化到大肠杆菌细胞M15中,构建了原核表达系统。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继续开展黄
贝类生理能量学的核心问题是阐明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分配以及与环境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本论文研究了在不同的温度、盐度、pH值和饵料浓度等生态因子条件下,青蛤的摄食率、滤水
70年代后期,国内淡水珍珠蚌的人工繁殖技术获得突破,为淡水育珠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传统的蚌苗人工繁育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易受自然条件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43-01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的提出时隔已久,其开始提出时面对学生抱怨课业负担沉重,家长为子女“择校”奔波,人们诟病各种“补习班”畸形發展,老师诉苦在升学率面前“压力山
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工程结算中的价差和价差调整进行介绍,建立了计算价差调整费用的数学模型,此模型对工程价款中价差调整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