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竞合模式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m_crs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旅游多元化和一体化发展加速了中国拓展国际旅游合作的步伐。由于经济、文化底蕴的相似性,东盟成为我国拓展国际旅游合作的重要对象。这对地处中国与东盟结合部的广西来说,面临旅游发展的又一良好契机。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的相似性,广西与东盟又面临着激烈的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因此,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大背景下,探讨广西与东盟的旅游竞争与合作,既关系到东盟各国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又关系到广西能否成为中国打开东盟的国际旅游大通道,实现旅游强省、建设富裕广西的目标。笔者通过对旅游圈理论和区域旅游竞合理论的分析,首次提出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概念和发展格局,进而分析了圈内各成员的竞争现状与合作现状,探讨适合大旅游圈发展的竞合模式,为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互惠一体化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文章对国内外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及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广西一东盟大旅游圈的概念,分析了构建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发展格局,即一个中心、三大支点、四条轴线、四个亚旅游圈。 文章通过大量的实证材料、数据统计和图表说明,详细地分析了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竞争和合作现状。在竞争现状分析方面,主要通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旅游发展现状等四个方面进行;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合作则表现在旅游政策、人才培养、会议协调、信息沟通和市场开发五个方面。 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竞争与合作的现状分析是实施竞合模式的基础。文章结合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发展格局,探讨了适合大旅游圈的四类竞合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单核辐射模式、双核联动模式、核心-边缘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大旅游圈旅游发展的空间拓展战略,即由点的竞争--点线结合--点线面的结合。 最后,文章在广西一东盟大旅游圈实施竞合模式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实施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竞合模式的具体步骤,分别是:共建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旅游交通网络,重组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旅游资源,开发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旅游产品,创建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旅游信息系统,建立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建立广西-东盟大旅游圈的旅游管理协调及保障机制。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研究是应用企业发展战略的理论,根据本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认识,运用比较优势及SWOT分析原理,波士顿矩阵和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对恩龙公司所遇到的具体问题而进行的企业战略研究。本文从环境分析入手,讨论,分析、研究企业的外部竞争对手,内部资源、能力及市场,分层次地提出了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从而能有效的指导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战略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进一步完善恩龙公司发展战略有
胥必海教授的《肖斯塔科维奇(OP.34)研究》,作为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肖斯塔科维奇《二十四首前奏曲》(OP.34)的专著,从对作品的本体研究入手,结合演奏技法,较为详尽的阐释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区域发展的重要加速器,更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做好高新技术产业相关发展理论的研究具有时代性和紧迫性。竞争力是一个行业的生存之本,对高新技术竞争力的分析方便我们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对高新技术进一步产业化提供指导;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并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与支持,本文在对前人观点的梳理和总结,进一步研究核心人力资本各要素投入对竞争力影响,
以原油成本为核心的成本管控,是决定炼化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由于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以降成本、控风险为目标的原油采购管理,需要原油采购业务各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及国家对入境旅游政策的不断放宽,入境旅游人数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作为传统旅游热点城市的桂林,受到国内众多新兴旅游城市的挑战。运用亲景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