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胃动力障碍与钠尿肽信号通路的变化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1989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非器质性胃动力障碍患者抑郁量表分析   目的:胃动力学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已成为胃疾病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抑郁症患者的日益增多,由此引起的胃功能障碍性疾病也逐渐增多。本部分通过胃镜及其他相关检查得到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进一步行全胃肠钡餐透视、胃电检测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对FD患者胃动力及其合并抑郁症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给予合理治疗。   方法:入组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全胃肠钡餐透视、胃电检测及抑郁自评量表测定20例FD和20例正常组患者胃动力水平及FD合并抑郁症情况。   结果:全胃肠钡餐透视下FD组胃张力、胃蠕动较正常组减弱,胃排空时间FD组较正常组延长(5.59±0.58h vs 1.69±0.08h,P<0.05);胃电图FD组较正常组有差异(P<0.05);对已确诊的20例FD患者通过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并分析,抑郁症患病率为30%。   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降低;30%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合并有抑郁症。   第二部分抑郁引起胃运动障碍大鼠钠尿肽信号通路的变化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   目的:本部分实验在之前临床实验的前提下,采用免疫组化、RT-qPCR及Western-blot技术,探讨抑郁引起胃运动障碍大鼠钠尿肽信号通路的变化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   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由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通过开野实验选取50只,适应性喂养1wk后随机分为A-E5组(依次是正常组、抑郁组、逍遥散低、中、高浓度组),实验持续3wk。A组正常饲养;B-E4组采取采用经典慢性综合应激模式,每天给予一种应激刺激(24h禁水,夹尾,束缚),每种重复2~3次;C-E3组分别于刺激前1小时低、中、高浓度逍遥散灌胃,同时A、B组生理盐水灌胃.3wk结束时处死动物,留取胃窦标本,行免疫组化、RT-qPCR、Western-blot技术测定大鼠C型钠尿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及其受体B型钠尿肽受体(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NPR-B)的表达情况。   结果:抑郁大鼠胃窦环形肌自发性收缩对CNP抑制反应敏感性明显增加而逍遥散对其有改善作用;抑郁组大鼠CNP及NPR-B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1);逍遥散高浓度组较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逍遥散中、高浓度组较抑郁组差异显著(均P<0.01);逍遥散低浓度组较正常组及抑郁组差异显著(均P<0.01)。   结论:钠尿肽信号通路上调是抑郁引起胃运动障碍的原因之一,逍遥散通过下调NP信号通路改善抑郁引起胃运动障碍。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探讨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参数中夜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
目的:评价GSK-3β抑制剂TDZD-8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NF-κB及P38MAPK活化的影响。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8~10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8):假
目的:1.研究miR34a对Notch1的靶向作用;2.通过miR34a过表达或抑制其表达来检测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4a在MCF-7和MCF-7/ADR乳腺
目的:研究不同时长七氟烷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复灌损伤及心肌Akt激活的影响。  方法:72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12):假手术组(Sham)、缺血复灌组(I/R)、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