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jieh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马克思生态思想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马克思生态思想有着坚实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总结了唯物主义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是在与唯心主义的漫长斗争中创立的,从而确立了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而自然是人化自然的思想。在历史唯物主义中,马克思把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进行交换的中介。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必须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客观规律的关系,要学会按照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的话,人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马克思看来,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在实践中既要形成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又要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关系是统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自然界作为中介。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的生态学的实践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利益,生态学归根结底是人类合理的、集体的驾驭自然的“工具”。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必须依据生态平衡规律。  马克思生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马克思指出了人类的地位和使命,人类是自然的主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和主动的方面,这就意味着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人类作为自然界一切存在物中的最高存在者,改造自然界的创造物已经超出了自然界的范围,形成了人化世界,那么人类就应当把自身的发展融入自然的发展之中,推动自然的发展。这是人类的使命所在。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异化劳动的过程中,提出了解决经济危机和异化劳动的方案。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和异化劳动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而引起的。为了解放生产力,避免经济危机,消除异化劳动,只有通过工人阶级的暴力革命,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异化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解决人与人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问题,就是首先要实现人类自身的解放。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共生诉求的自然观才能得到真正的确立,自然的人道主义与人道的自然主义才能得到真正的统一。
其他文献
本文从代沟在城乡之间的比较入手,认清了加剧是城乡代沟相同点的集中体现,旨在将这种代沟加剧现象放置在整个社会背景中,综合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人口学以及环境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弗罗姆对发达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总结,区分了“重占有”和“重生存”的概念,主张应以自由、独立
本文以教育知识为叙述视角体现了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人道缺失现象及其反思。相对于现在对于教育领域中的人道批判多从一种表面的现象或政策制定入手,本文以一种隐形的意识控制中
在英国思想家查尔斯·斯诺明确提出两种文化及其分裂的命题之前,关于不同文化立场引起了的文化争论和思想论战就早已出现,如英国的赫胥黎与马修·阿诺德的辩论、1923年在中国
本文对古希腊悲剧中的抗争意识及其美学进行了分析。悲剧,是一种悲沉壮烈、博大精深而又让人刻骨铭心的生命艺术!尼采称悲剧为所有艺术中“最高贵的艺术”,视之为“浓缩了世
本文以黄帝内经之道的专题研究为例来为中华文化(包括中医文化、道教哲学等)的重建和复兴作“启蒙”,同时兼及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主要内容包括:⑴引言介绍了黄帝内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