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与3D-DSA对颅内小动脉瘤检测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64 排螺旋CTA 与3D DSA 对颅内小动脉瘤检测的对照研究,探讨64 排CTA 诊断颅内小动脉瘤(<5mm)的应用价值。   方法:1.收集2007 年6 月至2010 年12 月期间行CTA及3D-DSA检查,并经外科手术或随访证实为颅内小动脉瘤(<5mm)的患者,记录CTA 及3D-DSA 检出颅内小动脉瘤数量。对颅内小动脉瘤按最大径分为3-5mm 组和<3mm 二组,计算CTA、3D-DSA 对二组动脉瘤的检出率。   2.对CTA-MIP、CTA-VR 及3D-DSA VR 检出的颅内小动脉瘤(<5mm)图像质量按照瘤体形态显示、瘤颈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血管显示级别3 方面进行评估,按显示程度分为四级,即一级(差)、二级(可)、三级(良)、四级(优),对各自图像质量进行分级。   结果:在47 例患者中共确诊52 个小动脉瘤,其中32 个小动脉瘤最大径位于3-5mm 组,CTA 全部检测出,DSA 出现1 例假阴性病例;20 个小动脉瘤最大径<3mm 组,CTA 检测出19 个,出现1 个假阴性病例和4 个假阳性病例,DSA 检测出其中17 个动脉瘤,出现3 例假阴性病例。CTA、3D-DSA 在诊断3-5mm 颅内小动脉瘤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6.88%;特异性为100%,100%;阳性预测值为100%,100%;阴性预测值为100%,97.62%。CTA、3D-DSA 在诊断<3mm 的动脉瘤的敏感性分别为95%,88%;特异性为90.24%,100%;阳性预测值为82.61%,100%;阴性预测值为97.37%,93.19%。64 排CTA 与3D DSA在检测颅内小动脉瘤敏感性比较,两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图像质量方面,CTA VR 及DSA VR 较CTA MIP 在动脉瘤体形态上显示更清晰(P<0.05)。   结论:   与3D DSA 比较,64 排CTA 在检测最大径<5mm 颅内小动脉瘤敏感性与3D DSA 相仿,在<3mm 组特异性低于3D DSA。高图像质量的CTA 以其操作简便、无创、价格低廉优点可作为颅内小动脉瘤检测的首选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择时护理方案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1)根据中医子午流注理论,构建适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早期的择时护理方案;  (2)
目的:探讨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在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房水、玻璃体、视网膜前纤维增殖膜以及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我院顺序就诊并确诊为PDR患者3
1984年,人类首例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 FET)后的小孩在英国出生。此后,胚胎冷冻技术迅速发展,大量人类合子、卵裂期胚胎、囊胚被用于冷冻保存。FET可
【研究背景与目的】大量研究证实甲醛(Formaldehyde,FA)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我们发现其可以抑制FA诱导的神经细
目的:观测WSM-Ⅰ型建腔器所成腔室的空间形态特征.   方法:2010年01月-08月在我院接受改良Miccoli模式内镜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入路制备完成后,统一采用建腔器建腔.手术方
目的:(1)了解皮肤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的感染及耐药情况;(2)检测表型耐药鉴定出的MRSA中mecA、PVL基因的表达情况;(3)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基因型及耐药基因。方法:收集2010年1月-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242例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