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尽管对于肺癌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肺癌依然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彻底的理解肺癌发生的复杂过程以及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近年来,micro RNAs(mi RNAs)在肺癌中的重要作用,已被证实。在预实验中,我们发现mi R-153在调控肺癌的病理机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本课题从在体裸鼠肿瘤模型和离体细胞模型两个方面探讨mi R-153的作用,并且研究mi R-153在肺癌中所涉及的调节机制和分子机制。方法离体实验中,应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 RT-PCR)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肺组织、肺癌细胞系中mi R-153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m RNA的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在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AKT和磷酸化AKT的水平。应用细胞计数法观察mi R-153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Cy QUANTV?NF细胞增值检测试剂盒测定mi R-153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划痕实验检测mi R-153对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 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肺癌细胞转染mi R-153后的凋亡情况;应用双荧光素酶(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报告基因技术研究mi R-153对AKT的直接调控作用。在体实验中,应用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mi R-153对肺癌细胞肿瘤形成的影响。结果与肺癌癌旁组织相比,mi R-153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AKT蛋白和m RNA水平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过表达mi R-153明显抑制肺癌细胞中AKT蛋白的表达,共转染mi R-153和AMO-153(mi R-153特异性抑制剂)抵消mi R-153的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结果显示,mi R-153能够抑制含有AKT 3’-非编码区(3’-untranstrated region,3’-UTR)嵌合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但对AKT3’-UTR突变的嵌合载体无影响,提示mi R-153直接靶向调控AKT。过表达mi R-153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过表达mi R-153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皮下肿瘤的形成。另外,mi R-153表达量低的肺癌细胞对外源mi R-153的作用敏感性更高,mi R-153在肺癌细胞中的半数致死量与内源性mi R-153水平呈正相关,而与AKT水平呈负相关。当敲除AKT后,肺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1)Mi R-153在肺癌中具有高效率的抗肿瘤作用,是一个新型的肿瘤抑制mi RNA,其机制是通过直接靶向AKT。(2)Mi R-153的异常下调是肺癌发生的分子病理机制之一。(3)Mi R-153有望成为一种基于mi RNA治疗肺癌的替代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