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其成长发展是世界永恒关注的话题,而流浪未成年人作为其中更为脆弱、敏感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流浪未成年人这一群体往往因为居无定所、无人看顾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流动性,救助工作难以顺利实施,理应进一步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本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促进个案工作有效地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笔者以参与P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社工服务为背景,遵循社会支持网络理论、马斯洛需要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基本范式,对中心某个流浪未成年人实施个案介入。研究中,运用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资料收集,遵循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为案主提供针对性服务,帮助其重返家庭、校园,恢复其社会化能力。在个案工作服务结束后,利用量表测量和访谈等方式对案主接受服务前后的问题变化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个案工作介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服务取得一定成效,个案工作利于流浪未成年人问题的解决。并且,研究从介入方法、理论应用、社工定位等方面分析个案工作不足之处。最后,研究总结出三点建议,分别从清晰定位、提升专业水平和拓宽救助渠道方面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