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研究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微小RNA-125b(microRNA-125b,miRNA125b)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了解MicroRNA-125b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及相对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研究对象:共收集急性白血病患者标本74例,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48例,按FAB分型,M17例,M217例,M38例,M45例,M57例,M6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26例。初治患者37例,难治复发患者13例,完全缓解期患者24例。对照组为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9例。2、引物设计与合成:使用Premier Primer5设计软件参照文献设计MiR-125b及内参基因U6引物序列。3、分离各研究对象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后提取总RNA,然后逆转录成c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miR-125b的表达进行检测得其CT值,分析所测的ΔCt值。ΔCt值=目的基因CT值-内参基因CT值。4、对miR-125b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5、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总RNA质量分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提取的总RNA进行检测,大部分OD260/280比值在1.8一2.2之间,质量较好。2、内参基因及目的基因经扩增后生成熔解曲线,如熔解曲线为单一、锐利的峰,表明扩增产物未产生明显引物二聚体,无非特异扩增及,产物较均一,。对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示所扩增片段条带单一,未见非特异性扩增、引物二聚体。3、在初治组、难治复发组中miR-125b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治组、难治复发组的miR-125b表达高于缓解组,与缓解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缓解组及对照组之间miR-125b表达水平有差异,化疗后缓解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miR-125b表达水平高于难治复发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4、miR-125b在初治AML、ALL患者中表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治AML中的表达高于初治ALL患者,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5、miR-125b在初治AML患者的不同亚型中表达不同,在M3中的表达远远高于其他亚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miR-125b的表达在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患者中比PML/RARA融合基因阴性者明显升高,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7、对6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miR-125b分别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缓解患者骨髓MiR-125b表达较初治时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miR-125b表达水平与骨髓中的原始幼稚细胞数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1、miR-125b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过度表达现象,其表达水平与疾病状态有关。2、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miR-125b表达水平与患者骨髓中的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患者体内肿瘤负荷情况可通过miR-125b表达水平反应出来。3、通过动态监测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者miR-125b的表达水平,提示miR-125b可作为一个预后分子来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