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儿年,能源需求和自然环境资源的枯竭等等问题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制冷和空调的大量使用,使得制冷技术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方面。而传统的气体压缩/膨胀制冷机制存在许多弊端,如能量转化率低,产生破坏臭氧层的温室气体等等。磁制冷技术是一种新的制冷技术,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作为磁制冷技术核心部分的磁制冷材料的研究,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本论文从磁制冷技术的研究背景出发,简要介绍磁制冷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历程以及磁制冷材料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通过对几种磁制冷材料的制备,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磁制冷材料的结构和磁熵变性能,以寻求磁熵变大,热滞小的高性能磁卡材料。主要的研究工作有:(1)采用高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Ni43Mn46Sn11Six(x=0.0-0.3)系列合金,经过1173K高温真空退火3天后淬火,得到结构比较单一的合金。研究发现:微量添加Si原子,在合金体系磁熵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的调节体系的相变温度。(2)利用高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La0.8-xMxCe0.2Fe11.4Si1.6(M=Al, Mg)系列合金。经过1373K高温真空退火5天后淬火。发现:M元素的替代,不利于合金NaZn13型立方结构的形成。经过元素的替代,能降低体系的热滞和磁滞。在Al元素替代La元素后,体系的居里温度提高,但是降低了合金的磁熵值。用适量的Mg元素替代后,合金的居里温度变化不大,但能明显的提高合金的磁熵值。(3)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制备方法(电弧熔炼方法、感应熔炼方法)制备La0.8-xMgxCe0.2Fe11.4Si1.6(x=0.1-0.2)系列合金。在经过1373K高温真空退火5天后淬火。与电弧熔炼方法制备样品相比,感应熔炼方法制备样品能有效地消除S-T曲线中的尖峰效应。(4)为了研究测量方法对磁熵变测量结果的影响,探寻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我们以La0.8-xMgxCe0.2Fe11.4Si1.6(x=0.00-0.05)系列合金为例,采用三种不同方法(传统的等温磁化曲线测量、不连续降温的等温磁化曲线测量、等场磁热曲线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发现磁制冷材料的S-T曲线中的尖峰,不仅来源于不恰当的利用麦克斯韦关系,也来源于在相变温区中不正确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