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腿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运动模式识别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0wche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戴假肢是下肢截肢者恢复日常生活的唯一途径,只有快速准确地识别残疾人的运动意图,才能实现对假肢的灵活控制。肌电信号能体现人体的运动意图,而且产生于人体真正运动之前,相比其它传感器信息具有显著优势。现阶段肌电信号运动模式识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健康人,但是残疾人由于肌肉的截断,其肌电信号与健康人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利用残肢肌电信息识别不同运动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从残疾人出发,通过采集大腿残肢表面肌电信号识别下肢不同运动模式,识别结果可以为假肢提供控制源。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截肢对下肢肌肉的影响,选定下肢肌群,确定肌电信号采集方案。针对现有采集方案的不足,为截肢者设计内嵌式传感器系统,采集不同运动模式下大腿残肢表面肌电信号。2.通过对不同运动模式肌电信号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窗的多数据段检测算法,实现了一个运动周期内多数据段的提取。并对多数据段进行特征提取,构建特征向量。3.针对误导和冗余特征值,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降维、基于遗传算法的偏最小二乘法降维、基于平均影响值的神经网络特征降维的方法对特征值进行降维。根据降维结果,确定最优特征向量。经过降维,特征值维数明显下降,而且识别率有所提高。4.选定各数据段最优参数和数据段长度,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分段运动模式识别。根据识别结果,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二叉树周期性模式识别方法,实现了5种运动模式的周期性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提高了模式识别的准确率和实时性,有利于假肢的实时控制。
其他文献
非线性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由于经典和现代控制方法存在一个共同的局限性:就是要求预先知道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但实际上许多对象具有复杂的不确定性和时变性;此外还具有复杂
为了深入认识自然界中的未知领域、处理危险物质和应对灾难环境,人们发展了遥操作技术。通常来说,遥操作系统是一种能够在人的操纵下完成难以接近或具有危险性任务的远距离操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边缘科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因此康复医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足底矫形器的出现正是康复医学发展的硕果
金相显微图片是为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准确分析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结构服务的,例如分析新型金属材料的组织成分及检测金属产品的质量等等。随着科研深入的需求,科研工作者希望获得
减摇鳍加载系统是模拟减摇鳍运动时所受负载的装置,是为减摇鳍的研制开发工作服务的。它的功能是模拟减摇鳍鳍片在不同角度时所受到的水流的作用力,并把此力实时的施加于鳍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