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基本目标。特别是在党中央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于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自主发展能力,实现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霍城县作为新疆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边境县,境内有中哈国际合作中心与功能齐全的霍尔果斯口岸,自治区级清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218、312国道在清水河交汇,精伊霍铁路、奎-赛高速公路、清-伊高等级公路都在霍城县交汇。霍城县作为国道、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跨界铁路共同交汇的新疆北部沿边地区交通枢纽,这种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为提升沿边开放,进出口加工和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极为优越和便利的平台。近年来,霍城县依托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发展边境贸易,探索出了一条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依托边境贸易发展县域经济的道路,推动了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对新疆乃至整个西部边境民族地区都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文章以霍尔果斯口岸边境贸易对霍城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为主线,作了重点分析,并指出霍城县在依托边境贸易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和经验。以此,为霍城县以及以霍城县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地区县市带动民族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民族地区农牧民增收和经济转型提供便利,对民族地区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认真细致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民族学、经济学和边境贸易等理论,有针对性的分析了霍城县的具体优势和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边境贸易的重要作用。当然,在霍城县发展外贸经济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企业竞争力不强、商品结构单一、专业人士欠缺、民族领导人才过少等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边境贸易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哈国际合作中心全面启动的大好背景下,霍城县要更好的利用霍尔果斯边境口岸的辐射作用带动民族经济发展,首先必须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实干型的民族干部以帮助民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对外开放观念和市场经济意识;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化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不断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不断完善政府引导机制,优化外贸发展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