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当大的提升,当人们对物质需求的矛盾逐渐缓解时,环境问题却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时刻影响着我国民众的生产生活,甚至威胁着民众的生命安全,民众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风险正逐步成为阻碍社会发展、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风险之一。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政府信任的研究大多从经济、政治和文化角度进行探讨,本研究以CGSS2010的调查数据和各官方网站数据及统计局数据为主,通过统计软件stata12.0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梳理,选取有效样本,然后从民众的环境风险感知角度入手,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作为因变量,将民众的环境风险感知程度作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探讨民众环境风险感知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由于政府信任是一个具有多维度的信任体系,包括对政治体制的信任、对不同层级的政府信任、对政府机构中工作人员的信任以及对不同地区的政府信任等,因此,本研究在讨论民众环境风险感知对政府信任的影响时,通过对政府信任的不同层次、不同维度、不同群体进行划分,来分别研究环境风险感知对中央政府信任和地方政府信任、意愿型政府信任和能力型政府信任、不同地区和城乡间政府信任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 民众环境风险感知程度越强烈,则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越弱。当民众意识到身边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对自身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威胁时,会趋向于将环境风险的产生归咎于政府,认为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或存在失当行为,因此会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民众环境风险感知越强,对中央政府信任和地方政府信任的差异越大。“央强地弱”的政府信任差异已被许多学者论证,本研究从环境风险感知角度入手,也得到了类似结论;民众环境风险感知越强,信任政府的意愿越低,对政府的环境风险规制能力也越不信任;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民众的环境风险感知对政府信任的影响有所不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民众环境风险感知对政府信任影响程度不同,同时农村地区居民和城市居民的环境风险感知对政府信任的影响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