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总体水资源不足,导致农业缺水日趋严重,尤其是北方干旱缺水地区,农业上不得不用大量的污水灌溉农田。污水中含有大量N、P、K等营养元素,其中,磷是庄稼生长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本研究针对农田土壤中的磷素,采取污灌农田土壤磷素调查分析与室内土柱试验模拟相结合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对污水渠两侧农田土壤磷素及常规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污水灌溉农田土壤磷素的空间分布及形态组成;另一方面进行室内土柱试验,分析研究不同浓度含磷污水淋溶条件下,磷在土壤中的变化规律。结论如下:1、大规模采样研究发现,土壤全磷含量大多集中在300-700mg/kg之间,均值为451.42mg/kg,整体来看属于缺乏水平,其中有两个全磷含量较高的区域,出现在孔家乡和钱家乡附近,这与当地的土质成分以及多年采用污水灌溉等因素有关。2、有多年污灌历史的剖面相比常年采用地下水灌溉的剖面,土层全磷变化趋势相似,只是污灌区域剖面全磷含量峰值较清灌区域具有一定距离的下移,但峰值大小没有明显差距,且峰值较低,均在500mg/kg以下。结合当地长期施肥以及多年污水灌溉的历史可以推断,污水灌溉对当地土壤磷素的积累和迁移影响并不显著。3、孔家乡土壤磷素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表明,孔家乡全磷、有效磷、NaOH-Pi和Ca-P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来看,北部污灌区域含量较高,南部清灌区域较低,特别是有效磷含量,污灌区域比清灌区域高66.49%。4、室内土柱试验研究表明,土壤具有较好的固磷作用,含磷污水进入土壤,可以通过吸附和沉淀反应截留在土壤中。试验灌以三年灌溉水量24L,地下60cm以上磷素含量变化显著,60cm以下变化不大,说明磷素随水分向下迁移的速率较小,这与磷在土壤中主要以吸附态和沉淀态存在有关。有效磷的迁移累积速率与淋溶液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速率越快。以当地污水处理厂出水灌溉农田,对土壤磷素的迁移转化影响甚微。如果提高淋溶液的磷浓度,则可以有效提高表层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因此,从污水灌溉角度出发,用于农田灌溉的污水可以适当放宽对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