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模式由要素粗放型向创新型驱动发展,创新正日益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世界技术先进国家的普遍经验证实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如何有效的促进企业创新是企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中国上市公司的创新,如提供政府补贴,然而企业创新效率和资源使用率普遍较低。企业高管是企业经营中的核心人物,现代社会赋予高层领导人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的期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中以高管的异质性背景为切入点,探索政企关系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效果,揭示政府补贴、公司高管的背景与中国上市企业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四点:(1)目前我国政府补贴资源的分配不公平,相比企业中高管无政府背景、技术背景和高学历背景的企业,具有这方面背景的上市公司倾向于获得较高企业相对而言获得较高R&D补贴。(2)在高管的三类背景特征均有利于公司获得政府补贴的情况下,高管的政府背景并未显著促进上市公司的创新,而高管的技术背景和个人高学历背景显著促进了中国上市公司创新。(3)高管具有技术背景和高学历背景的企业无需耗费大量资源进行寻租,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拥有的政府背景能够促进企业享受高额的补贴资源,与此同时,也加重了企业的社会性负担,如帮助当局解决就业,企业产生冗余员工。(4)以政府补贴作为中间影响变量,高管的政府背景与企业创新之间没有直接效应,属于完全中介效应模型,而高管的技术背景和高管的学历背景与企业创新之间既存在直接效应,也存在中介效应。根据本文研究结果,认为企业和政府应当从下列几个层面进行改变:(1)从根本上减少政府与企业建立联系的现象,降低企业的关联成本(2)健全公司的研究体系,提升高管人员的技术水平;(3)加强对高管个人学历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知识环境;(4)政府应降低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尤其要削弱政府对企业的各项干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