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形变形和深度图的多视点立体图像中间虚拟视点的生成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wld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二维图像获取、编码、传输与显示技术的日臻完善,自然景物的二维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追求再现真实自然景物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再现景物的三维信息。立体成像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多视点自由立体图像实时获取技术和多视点自由立体图像显示技术是立体成像技术领域的两个重要分支技术,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立体图像显示技术已经不再是研究中的难点,因为已经有各种立体显示设备,如双视点、八视点立体电视,观察者现在不需要带眼镜都可观察到立体图像。所以现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的是立体图像实时获取技术。目前最常用的立体图像获取技术是用按一定规律排列的N个摄像机同步地拍摄同-场景、不同位置(视点)的N幅图像,然后再利用算法对这N幅图像进行合成。然而这样做的问题是,必须保证N个摄像机同时拍摄且各台摄像机的控制参数完全相同,而且精确度得非常高,这在多个摄像机拍摄的时候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多视点立体图像实时获取技术仍是研究中的难点问题。本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了解了很多相关的技术专利,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对常用的方法进行了应用和改进,只是利用2台或5台摄像机同步的获得两个视点或五个视点的图像,然后利用图形变形或者深度图插值,生成中间各视点的虚拟视点图像,这样就就减少了同时拍摄的摄像机的数量,只需保证两台或者五台摄像机的参数一致,而且对实时性的要求降低,从而使系统复杂度大大降低,并且由生成的虚拟视点图像对合成的立体图像,经过主观评价系统的验证,其各项评价指标都接近实际不用算法生成直接拍摄合成得到的立体图像,具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其他文献
在视频监控,高空航拍,医学图像等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清晰的高分辨率图像来提供更多的细节信息,而单纯依靠提高硬件设备如提高摄像头CCD的采集精度,成本过高或不易实现。因此
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现代网络和无线通信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无线传感网络的研究进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集成有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等功能的节点组成,这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大破损区域图像修复算法,针对现有算法在修复含有复杂结构信息的大破损区域图像时存在的断裂结构线连接错误、连接不平滑等问题,根据由粗到精的思想,先将断
在因特网初期发展阶段,TCP/IP协议被设计为可保证报文的成功传输和按序投递,同时辅以重收敛技术用于当网络拓扑变化时确保路由的健壮性。在现实网络环境中,设备发生失效是不
光突发交换技术(OBS)汲取了较细粒度的光分组交换技术和较粗粒度的光电路交换技术的优点,克服了两种交换技术的缺点,是下一代光互联网核心支撑技术之一,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
学位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更加丰富,网络多媒体业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同时由于计算机性能的大幅提高,立体视频的应用业务也逐渐变成了
随着3G牌照的发放,TD-SCDMA的网络覆盖有大幅增加,截止2010年1月,我国TD-SCDMA现网已拥有10万个基站,中国移动今年TD-SCDMA基站建设规模将超过8万个,加上现网中的基站,基站总数将超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具有多个发射天线阵元和多个接收天线阵元,每个阵元发射不同的信号且发射信号相互正交。由于信号具有正交性,在空间不会形成高增益的窄波束,而是形成
编码缓存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新的缓存技术,在性能上和传统缓存方案相比有着显著的提升。它除了带来本地缓存增益以外,还带来了额外的全局缓存增益,这种增益来源于对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