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教育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他们肩负了为祖国培养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处在教师群体优秀端的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能够为我们提供优秀的范例。他们有着丰厚的教学经验,高超的教学艺术,高尚的师德修养……,这些都是值得广大教师借鉴与效仿的。因此,研究初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群体特征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本文选取了江苏省T市九名初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作为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教育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他们肩负了为祖国培养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处在教师群体优秀端的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能够为我们提供优秀的范例。他们有着丰厚的教学经验,高超的教学艺术,高尚的师德修养……,这些都是值得广大教师借鉴与效仿的。因此,研究初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群体特征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本文选取了江苏省T市九名初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法获取他们的个人资料,剖析他们在性别、年龄、学历背景、职称、教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群体概况。采用大五人格模型和对比分析法从人格特征与专业特征两方面将领衔人与普通名师进行对比,分析其群体特征。借助访谈法,根据教师的真实经历,概括出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群体特征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研究发现:第一,江苏省T市初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男性占比为77.8%、党员人数占比为88.9%,年龄主要集中在50-55,本科人数占比为77.8%,高级职称人数占比为55.6%,科研成果产出喜人。第二,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人格特质整体水平要高于普通名师,处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在情绪稳定型与严谨型两个方面与普通名师存在着显著差异。第三,初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有着较高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更高的教育热情与职业幸福感。领衔人对于实践性知识与多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要优于普通名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融合,并且在学科教学中灵活应用多学科知识。第四,初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成长受到了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共同影响。外部因素包含了家庭环境、受教育经历、入职后工作单位的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内部因素则包含了意向性因素与素质性因素两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对领衔人的素质加以优化,为领衔人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拓展充足的成长空间,加强对个人能力的培养,以此提升初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的基本素质。
其他文献
本文以亲身创作实践结合对于保罗·塞尚艺术风格的认识,通过对创作经验的总结,在绘画的结构中寻求形式秩序感。文中我对油画创作中的结构特点,作品的色彩来源以及如何通过绘画实现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这几个问题进行反复思索,进而在自身绘画创作的基础之上做出了总结。塞尚作为19世纪末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对我这些观点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在理性的创作过程中,向我们传达了他对自然的理解,为后世留下了
本文对五个地区的人民政协委员进行了实证调研,在对收集到的第一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政协委员政治效能感的基本状况以及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之间的关系有了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人民政协委员的政治效能感在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是积极的,但在局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内在政治效能感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并且受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响过大,而外在政治效能感又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过大,缺乏稳定的外在保障。按照不同标准
国木田独步作为日本自然主义的先驱者,其创作种类涉及到小说、日记、随笔以及诗歌等各个领域,在日本近代文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他所创作的53篇作品中,关于少年题材的作品总共有十三篇,约占独步文学作品的五分之一左右,因此若想进一步了解独步的文学官,对其少年题材作品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在日本对于独步文学作品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但在国内关于独步文学作品的研究主要以《武藏野》的自然主义的赞美以及《源老头》中
词语搭配是二语词汇习得的难点所在,兼类词搭配尤甚。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针对兼类词搭配合理有效的处理,对于促进汉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有重要意义。目前从学习词典视角考察搭配,尤其是兼类词搭配的体例设计仍不多见。本文试图根据兼类词在大规模本族语语料库中体现出的词语搭配使用规律,并对比考察留学生在中介话语料库中体现出的兼类词搭配使用特征,反观当前主流汉语学习词典对该问题处理策略的得失,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对
近年来,汉语在美国外语课程中发展迅猛。2005年,美国高等院校的中文项目有263个,2012年增加到450个,到了 2014年增至515个。中文教学范围也从东西两岸延伸至中西部。(刘乐宁2018)无论是美方主导还是中美合作的中文项目,其内核都离不开“明德”模式。因此,调查美国明德项目学习者的中国形象认知十分有必要。本文以明德项目的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为例,通过对个案的叙事研究,探寻学习者来华后的中国形
人物一直是陶瓷装饰设计的主要题材,我国古代瓷绘艺术中包含侍女题材、婴戏题材、人物故事题材等,而瓷绘人物题材跟随着历史的发展的脚步在锐意进取中不断创新,创造了一系列反映当下时代特色的能够引发当代人们的情感共鸣的人物形象,从而扩大了瓷绘艺术的精神内涵,使之丰富了陶瓷装饰的内容与形式。清代外销瓷器装饰中的人物题材是在中西交流的背景下产生,这些女性形象反映了她们生活场景和个人修养中的琴棋书画生活,同时也引
隐喻翻译在翻译研究领域是一个广泛被讨论的课题。传统隐喻研究大多以修辞为取向,而概念隐喻不仅关注隐喻的修辞层面,同时也将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是更深层、更本质的隐喻。文学作品蕴含着大量概念隐喻表达,其中涉及的双语深邃文化寓意注定了仅从词汇和句法结构考量的处理方式不可能完美地解决隐喻意象转换任务。可以说,概念隐喻翻译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作品翻译的优劣。有鉴于此,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析文
诗画复合艺术在布莱克的创作生涯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以1783年为时间截点,其艺术创作由较多的为他人设计的绘画作品转向自我创作的诗画复合作品,1783年之后的诗画复合艺术创作以“精印插图本”(亦可根据原文Illuminated Books意译为“预言书”)为代表。而这些诗画复合艺术的侧重点又可以1796年为时间分界线,分为创作前期以革命反理性为主题的作品以及创作后期以宗教救赎为主题的作品。虽然其
有关现代日语授受句型的研究在很多学者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进展。然,研究这个问题的人虽多,可大部分都还停留单纯地就日语谈日语,或者拿出其中一个点进行中日对照研究。如此一来,虽然能在深入挖掘某一核心问题上取得成果,但也不免出现见河不见海的缺点。站在态这一视角上,将三类授受句型「(?)」拿出来,进行中日对比考察的研究相对而言并不多见。本文在开展中日授受句式对照研究时,从现代日语授受句型出发,以先行研究为基
笔者在对《德国2018年度经济报告》进行翻译的时候,将源语和译入语在句法层面和用词层面进行对比,结合该报告的文体特点,看出了两种不同语言之中许多有趣的异同之处,在遭遇了翻译困难的同时也深挖出了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出于对政治经济类主题和报告类体裁的兴趣以及在翻译实践中因代副词翻译所引起的相关困惑,笔者以篇章语言学和玛丽·斯内尔—霍恩比的“反映和反思”相关观点为依据,在已有的翻译理论基础上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