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现代汉语唯补词。主要论述:1.基本性质与范围类别;2.体貌特征与表体功能;3.语法意义与句法特征;4.个性特征与内部差异;5.动唯结构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研究目的在于从宏观上探寻唯补词这一类词的整体特点,为进一步认识现代汉语词类系统的补语功能及相关研究作一些尝试。从词类归属看,唯补词另立新类的理据在于其与一般动词、时态助词“着、了、过”之间存在本质差异。从词类地位看,唯补词来源于动词,但又具有不同于动词的个性特征,由此决定其动词附类的词类地位。句法上,唯补词具有唯补性、后附性、粘着性三大本质属性;语义上,唯补词表义抽象、空泛。以句法特征兼意义为鉴别标准,38个词可纳入现代汉语唯补词范围。在此基础上可从不同角度对唯补词进行分类。依据动作发展阶段观点,唯补词的体特征概括为起始体、延续体、完成体、实现体等四个基本阶段体。运用体范畴与体标记理论,通过对唯补词内部成员虚化程度的考察,其表体功能分成三个层级:Ⅰ.准体标记、Ⅱ.强体意义、Ⅲ.弱体意义。唯补词与时态助词“着、了、过”具有程度不一的共现关系。唯补词表示“结果”和“可能”两种基本语法意义。结果类内部依据表义侧重点分成三个语义小类:实现义类、完成义类、具体结果义类。唯补词在语义指向上指向前项动词。动唯结构的结构中心是前项动词,句法分布丰富多样,带宾功能并不仅取决于前项动词,句式变换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依据语义特征分析法进行类比和个比。类比以“着”类和“完”类为例,二者在虚化度、自主性、预期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个比以“着”和“到”为例,二者在自身、前项述语动词、宾语三项及语用方面存在差异。动唯结构的词汇化以“V见”为例,“V见”沿着“连动结构→动补结构→动唯结构→单词”的演变路线完成词汇化,其词汇化机制为泛化、分界消失、通感。跨层结构的词汇化以“好了”为例,“好了”由于篇章功能的强化和人际功能的强化逐步走向词汇化,其词汇化机制为分界消失、语用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