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duan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从2004年起,虽然陕西省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但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增加,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同时退耕还林和还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断减少、水土资源和气候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有限的粮食产量提高和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使得陕西省的粮食安全受到了一定的挑战。而增加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就是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本文从生产技术效率的视角考察陕西省粮食生产实际状况,利用2001~2010年陕西11个地市(区)粮食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建立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各地市(区)效率差异的收敛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陕西省粮食生产的整体技术效率水平并不高,仅为0.7983,还有很大的提高潜力。(2)陕西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这种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只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这说明各地市(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都在向各自的稳定水平趋近,但各地市(区)之间最终不会达到相同的稳定水平。(3)对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表明,土地投入、农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的农业发展政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影响不同: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比例越低,说明对粮食生产越重视,越有利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反之,不利于粮食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自然条件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影响显著。最后,针对陕西省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建筑是有生命的,某些旧建筑携带着众多的历史价值,需要完善的保护以延续其价值不至流失;而某些旧建筑却需要在现代方式的重新演绎下,实现历史与现代技术的融合以获得新的适应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称《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
从电力市场营销概念入手,结合工作实践和前沿理论,明确了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思想定位,并提出营销管理的总体策略和实施规划。
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门专业,"装修"的概念已经渐渐远去,真正让人们感到"装修"的内涵已经远远跟不上形式了,一个更加宏大和科学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和
我国是一个多山多隧道的国家,近些年随着高速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不断向山区延伸,隧道所占比例逐渐升高。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特殊路段,车辆在隧道中行驶时产生的污
<正> 《四气调神大论》是继《上古天真论》之后又一篇论述养生的专篇.该篇以朴素的阴阳哲理,从阐述自然界时序运行、气候变化的矛盾运动出发,揭示了自然界时序运行中阴阳变化
都市“草食男”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新人类.这群青年男性在特殊的生活境遇中长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心理诉求,但同时也陷入了自我问题、婚恋两难、人际疏离的生存困境,对此,教育者
<正>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同志们,上午好。今天参加这个会,我感到特别高兴,因为《中国领导科学》杂志自2010年10月创办,到现在已将近四年的时间了,前后刊发了40期,但一直是内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指出:领导岗位不是一般的工作岗位,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做领导干部理所当然意味着责任和付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敢于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