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终端安全结构研究与设计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互联网正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开放性和安全性。隐私或者敏感数据,例如信用卡信息、登录账号和密码等,很容易在没有经过授权的情况下被网络黑客盗窃。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网络终端安全结构,该安全结构可以降低传统的冯·诺伊曼结构易受攻击的特性,目的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低成本的、免入侵、保障信息安全的网络终端。提出的新型的网络终端安全结构包含单个CPU和两条总线——安全区域总线和非安全区域总线,仅非安全区域总线连接Internet相关设备,用来存储隐私或者敏感数据的设备均只连接到安全区域总线,安全区域总线和非安全区域总线在物理上是完全隔离的。与Internet相关的应用仅运行在非安全区域,无法访问任何连接到安全区域总线上的资源。基于这样的安全结构构建的网络终端,能够有效的保证存储在安全区域的隐私或者敏感数据在Internet环境下的安全。在提出的网络终端安全结构中,仅使用一个CPU,可以有效的控制生产成本,从而使其广泛应用成为可能。为了保证有效的控制CPU和两条的连接,确保同一时刻仅有一条总线连接CPU,实现两条总线的物理隔离,同时能够提供两条总线之间的基本通信需求,本文设计了一个总线桥接器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还探讨了两个区域之间的数据交换机制,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共享数据内存作为两个区域的数据交换Cache,通过一个由总线桥接器控制的交叉开关控制共享数据内存和两条总线的动态连接来完成。由于两个区域的执行环境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由总线桥接器进行工作区域切换时可能会中断CPU的正常执行,打乱执行逻辑。为了避免此问题,通过引入共享程序(指令)内存,将所有与工作区域切换相关的程序存放在此共享程序内存中,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此问题。最后,本文给出一个安全结构网络终端的最小系统设计和实现,从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其他文献
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的数据进行模型的三维重建是数字游戏、古建筑保护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激光扫描仪成本的降低和激光扫描技术的发展,基于激
随着当前政策性和商业性资产处置业务的发展,传统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在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方面已经不能满足资产处置方式的创新、商业化业务的开展、管理和账务处理的变化等
室内定位对于一系列的移动应用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一关键的作用促使大量研究人员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做了大量的研究。尽管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在室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其代表产品有视频监控、网络可视电话等。这些产品具有一个共同
本文以Turbo码编译码器的FPGA实现为目标,对Turbo码编译码原理和迭代译码算法的硬件语言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对Turbo码的编译码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
嵌入式操作系统能够屏蔽不同嵌入式系统之间的硬件差异,为上层应用软件提供统一接口,提高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效率。由于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资源有限,传统的操作系统无法在其上运
作为最主要的开放源代码软件之一,Linux正迅速进入实时控制领域。充分发挥了其性能稳定、兼容UNIX、支持多种处理器;网络功能强、安全性高、内核可以裁剪等一系列优点。然而
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会对人的身心造成重大伤害,人们迫切的想知道自己关心区域的实时噪音以及历史噪音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周围有关噪音等级的监测站点太少了,
信息化建设使得数据库的数量和容量都变得越来越惊人,人们在拥有大量数据的同时却发现缺少真正有用的信息。商务智能作为解决商务活动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手段,发挥着巨大作用。
随着计算机软件水平的发展,以及各大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编码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对代码评估这一环节,传统的手工评估方法已经显得过时。源代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