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优化条件刺激诱发的内脏高敏感性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脑-肠轴的一些元件在内脏高敏感性形成过程中的可塑性变化特征.肥大细胞-NMDA受体活化在该模型中对内脏高敏感性形成的影响也进行研究.初步了解DREAM在内脏性痛传递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根据以前的实验选用Ⅱ级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模型动物,顺序施加不同组合的条件刺激(包括樟脑特殊气味和定量彩色闪光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包括伤害性结直肠扩张、非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定量间歇性结肠内充气、0.6﹪醋酸诱发的结肠黏膜炎症),施加方式见图1.采用腹壁肌电活动、胃结肠反射、粪便物质排出量作为检测内脏反应的指标.根据内脏对条件刺激的反应特征,最终选择定量彩色闪光刺激为条件刺激,非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加间歇性定量结肠内充气为非条件刺激.在内脏高敏感性形成过程中,采用大鼠肥大细胞蛋白酶Ⅱ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活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ICC、肠神经胶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变化的特征,采用的标志物包括c-Kit(ICC)、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胶质)、GAP43(突触生长)、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胆碱能神经)、Connexin-43(缝隙连接)以及c-Fos(细胞活化).为了研究肥大细胞-NMDA受体活化对该动物模型内脏高敏感性的影响,在条件刺激前30 min分别腹腔内注射不同组合的肥大细胞稳定剂酮替芬(1 mg/kg,ip)或促肥大细胞脱颗粒剂Compound 48/80(1 mg/kg,ip)和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1 mg/kg,ip).为了解DREAM在内脏性痛传递中的作用,炎症和结直肠扩张前24 h预先腰脊髓鞘内注射DREAM反义寡核苷酸0.3nmol,观察对伤害性内脏刺激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