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账号的传播特性及社群构建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h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和智能终端市场不断开放,移动社交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继微博之后,微信凭借其便捷的信息传输方式和全方位的社交体验备受用户青睐,伴随着微信功能的日益丰富,微信公众平台以“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为口号进入了大众视野。微信公众账号的功能就是为媒体或个人提供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为企业和组织开拓更周到的服务平台。因此,微信公众账号瞬间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传统新闻媒体、媒体人、网络草根、企业和服务性组织纷纷入驻微信公众平台。  本文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对“罗辑思维”、“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星巴克”、“创意社”等各类型账号从内容选择、互动方式、传播效果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梳理并总结了微信公众账号的基本传播特性。同时,笔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微信社群”这一概念,从微信社群的初期用户积累、定位策略、社群构成、联结方式和基本特征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微信公众账号的社群构建过程和要素。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微信及微信公众账号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侧重于总结微信公众账号的传播特性,作为新媒体的后起之秀,微信公众账号以智能移动终端为传播载体,以全媒体属性为特色,准确定位目标受众,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与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区别于传统方式的信息传播路径。文章第四部分侧重于介绍微信公众平台的社群构建,创建之初的分类化用户积累,在不同领域内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信息和服务,在此基础上积累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用户受众。同时,文章深入剖析了微信社群的构成部分,如社群领袖、订阅受众以及成员之间聚合与协作的行为表现特征。最后一部分笔者总结了目前微信公众账号发展及运营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以期对微信公账号的长久发展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期刊
曲阜祭孔大典可以看作是一种历史记忆再现的仪式传播,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传播文化、铭记历史、强化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传播价值;媒体的参与对
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对农村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大有裨益,但也给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一大难题。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农村留守儿童多数处于隔代教育的状况。在亲子交流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