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披针叶茴香Micium lanceolatum A. C. Smith是我国特有的八角科八角属植物,又称狭叶茴香、莽草,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以其干燥的根或根皮入药即为中药红茴香,在民间的应用历史悠久,具有祛风除湿,散淤活血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效果甚好。民间也有用红茴香根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用红茴香根皮制备而成的红茴香注射液,用于穴位注射缓解伤痛,疗效显著。红茴香的果实具有较大的毒性,曾被混为八角茴香食用,引起中毒事件。目前关于红茴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课题以红茴香的根皮为研究对象,对其本草记载及混淆品进行了考证,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红茴香根皮的抗痛风性关节炎活性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红茴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红茴香的本草考证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和现代中药书籍,对红茴香的名称、形态、性味以及功效等进行考证,并且对历代以来易混淆的种类进行了比较考证,明确了红茴香的药材基源,为红茴香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及临床应用正本清源,提供科学依据。2.抗痛风性关节炎的活性研究采用在小鼠踝关节腔注入微晶尿酸钠的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以吲哚美辛为阳性对照,观察红茴香根皮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结果表明红茴香各剂量组能够不同程度地缓解小鼠踝关节的肿胀程度,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减轻滑膜增生等症状,红茴香高剂量组还能显著地降低模型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3.红茴香根皮化学成分的研究将红茴香根皮粉碎,95%乙醇渗漉提取,经萃取后得到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剩余水部位,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制备薄层层析等方法,从红茴香根皮的二氯甲烷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出26个化合物,通过红外、紫外、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数据分析鉴定了其中的20个化合物,其中4-羰基十七烷酸为新的天然产物,花旗松素-3-O-β-吡喃木糖苷等14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石油醚部位经GC-MS分析化学成分,匹配鉴定出57种成分。分离鉴定的化合物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