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Teacher talk)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尤其在小学,教师语言(Teacher talk )可以说是学习者输入的最大、最可靠的来源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对教师话语,即,教师语言的规则、规范及易于理解性却一直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样就导致了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手段,对2008年全国第二届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观摩课例中的六节课进行研究,并针对教师的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语言的非专业性是阻止学生对英语质量和兴趣提高的症结所在,因此,若要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语言输入的质量,培养兴趣并形成语感、语音和语调,建议小学教师对英语教学语言认真关注;发现自身教学语言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和优化教学语言,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本人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开展对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的研究,分析其教学语言的特征,掌握教学语言的规律,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症结非常关键。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简述了教学语言的概念,分类及特征;课堂观察的概念特征及意义。第三部分:对六节观摩课进行课堂观察研究,基于具体的课堂语言观察目的针对不同的课堂及讲课教师,采用观察表进行实际课堂语言观察。第四部分: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以上六位教师课堂语言情况的分析,得出结论:很多教师语音语调不准确,有时说错语法;纠正学生问题时,不能以点带面;思维古板致使语言缺少启发性,脱离实际地为了语言而语言;有的教师语言水平有限,有时导致双边交流不顺畅或不能互相理解对方意图等诸多的问题。由此建议教师加强学习,提高对教学语言的认识,转变观念,多途径进行信息交流;丰富课堂组织语言,简化课堂讲授语言,活化课堂交流语言,艺术化课堂反馈语言,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五部分:结束语。通过该研究,可以提升教师对教学语言重要性的认识,这对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