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代谢和立体选择性药物动力学研究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angwj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性长效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等胃肠道高分泌疾病,其结构中含有一手性中心硫原子,临床现在以消旋体形式给药。前期对泮托拉唑代谢和动力学的研究表明,泮托拉唑经肝药酶进行广泛代谢,代谢途径包括亚砜氧化为砜或还原为硫醚、O-去甲基化、芳香环羟基化和形成的Ⅰ相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其代谢具有遗传多态性,在快代谢型人群中,血清中左旋泮托拉唑的浓度比其对映体的浓度略高,而在慢代谢型人群中,血清中右旋泮托拉唑的浓度明显高于左旋体的浓度,右旋泮托拉唑的药时曲线下面积是其对映体的2.7-3.8倍。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泮托拉唑的代谢、立体选择性药物动力学及其产生的机理,为全面了解泮托拉唑对映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指导泮托拉唑单一光学活性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离并鉴定泮托拉唑的代谢产物,系统研究泮托拉唑在微生物模型中和哺乳动物体内的代谢:建立同时测定泮托拉唑对映体和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多种方法,研究泮托拉唑立体选择性药物动力学,阐明其产生的机理,研究左旋泮托拉唑临床前药物动力学,为手性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和新思路。 一、泮托拉唑代谢产物的制备和质谱研究 分离纯化泮托拉唑的短刺小克银汉霉转化液样品和大鼠多剂量灌胃给子泮托拉唑后收集的尿液样品中的泮托拉唑代谢产物,并通过核磁共振光谱和电喷雾离子化质谱确定其结构,共分离纯化并鉴定了15种代谢产物,分别为8种Ⅰ相代谢产物、4种葡萄糖醛酸结合物、2种N-乙酰半胱氨酸结合物和1种葡萄糖结合物,为泮托拉唑代谢和立体选择性药物动力学研究提供对照品。采用液相色谱-多级质谱联用法对泮托拉唑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多级质谱分析,总结其质谱特点为:Ⅱ相代谢产物(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葡萄糖结合物和N-乙酰半胱氨酸结合物)在进行二级全扫描分析时,首先丢失结合基团而得相应的母核部分;如果化合物为砜类衍生物时,进行二级全扫描分析时,首先会得到脱64 Da(SO2)的特征碎片离子;当化合物为亚砜类化合物时,其二级全扫描质谱图中基本就只有1个特征离子,为由C2-S键断裂生成吡啶部分的碎片离子;若化合物为硫醚时,其二级全扫描质谱图中则有丢失33(·SH)和34 Da(H2S)的两特征碎片离子;另外还可能有分别丢失20(HF)、40(2×HF)和68 Da(HOCHF2)、由C2-S键和C7-S键断裂而形成的碎片离子。 二、泮托拉唑在微生物模型中和哺乳动物体内的代谢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综合分析代谢产物的准分子离子、多级碎片离子
其他文献
儒家生态哲学难以用“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加以定位,其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解遵循着“理一分殊”的原则: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关联性和共通性,人是自然
目的对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月12月的10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观察组
麦积区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发展,通过兴办标准化养殖小区、扶持壮大龙头企业、调整优化养殖布局,全区畜牧业呈现出标准化、安全化发展态势。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4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对照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ive Heart Valvular Disease,SDHVD)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对42例老年SDHV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DHVD患者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BiO)2CO3纳米线,并在真空条件下对其进行了不同条件的热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物相、成分和形貌表征,并采用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
治中国逻辑史的学者更多关注语言、数学、政治制度等对中国逻辑产生和发展的影响,而对论辩在因明和名辩学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关注不够充分。对比论辩在因明与名辩学产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为满足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要求,促使实践教学深度配合理论教学,需要解决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实践
随着小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由以前的"教与学"逐步或局部变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三里墩校区建筑设计给予了小学建筑设计一些新的出发点和思考点,设计立足